一文瞭解Seata的實現原理

一、背景

大型廠商根據分佈式事務實現規范,實現瞭不同的分佈式框架,以簡化業務開發者處理分佈式事務相關工作,讓開發者專註於核心業務開發。

Seata就是這麼一個分佈式事務處理框架,Seata是由阿裡開源,前身為Fescar,經過品牌升級變身Seata。

二、分佈式事務規范

2.1、分佈式事務相關概念

事務:一個程序執行單元,是用戶定義的一組操作序列,需要滿足ACID屬性。

本地事務:事務由本地資源管理器管理。

分佈式事務:事務的操作位於不同的節點。

分支事務:在分佈式事務中,由資源管理器管理的本地事務。

全局事務:一次性操作多個資源管理器完成的事務,由一組分支事務組成。

2.2、分佈式事務實現規范

對於本地事務,可以借助DBMS系統來實現事務的管理,但是對於分佈式事務,它就無能為力瞭。對於分佈式事務,目前主要有2種思路:XA協議的強一致規范以及柔性事務的最終一致性規范。

2.2.1、XA

XA是基於2階段提交協議設計的接口標準,實現瞭XA規范的資源管理器就可以參與XA全局事務。應用承擔事務管理器TM工作,數據庫承擔資源管理器RM工作,TM生成全局事務id,控制RM的提交和回滾。

2.2.2、柔性事務的最終一致性

該規范主要有3種實現方式,TCC、MQ事務消息、本地消息表。(還存在其他一些不常用實現方式如Saga)。

TCC:try/confirm/cancel,在try階段鎖定資源,confirm階段進行提交,資源鎖定失敗執行cancel階段釋放資源。

MQ事務消息:前提消息系統需要支持事務如RocketMQ,在本地事務執行前,發送事務消息prepare,本地事務執行成功,發送事務消息commit,實現分佈式事務最終一致性。如果事務消息commit失敗,RocketMQ會回查消息發送者確保消息正常提交,如果步驟5執行失敗,進行重試,達到最終一致性。

本地消息表:跟MQ事務消息類似,區別在於MQ不支持事務消息,需要借助本地數據庫的事務管理能力。在步驟1中將需要發送的消息和本地事務一起提交到DB,借助DB的事務管理確保消息持久化。步驟2應用通過本地消息表掃描,重試發送,確保消息可以發送成功。

三、Seata 架構

3.1、系統組成

Seata有三個核心組件:

  • Transaction Coordinator(TC,事務協調器)—— 維護全局事務和分支事務的狀態,驅動全局事務提交或回滾。
  • Transaction Manager(TM,事務管理器)—— 定義全局事務的范圍,開始事務、提交事務、回滾事務。
  • Resource Manager(RM,資源管理器):—— 管理分支事務上的資源,向TC註冊分支事務,匯報分支事務狀態,驅動分支事務的提交或回滾。

三個組件相互協作,TC 以 Server 形式獨立部署,TM和RM集成在應用中啟動,其整體交互如下:

3.2、工作模式

Seata 支持四種工作模式:

3.2.1、AT(Auto Transaction)

AT模式是Seata默認的工作模式。需要基於支持本地 ACID 事務的關系型數據庫,Java 應用,通過 JDBC 訪問數據庫。

整體機制:

該模式是XA協議的演變,XA協議是基於資源管理器實現,而AT並不是如此。AT的2個階段分別是:

一階段:業務數據和回滾日志記錄在同一個本地事務中提交,釋放本地鎖和連接資源。二階段:提交異步化,非常快速地完成;回滾通過一階段的回滾日志進行反向補償。

下圖中,步驟1開啟全局事務;步驟2註冊分支事務,這裡對應著一階段;步驟3提交或者回滾分支事務,對應著二階段。

特點:

優點:對代碼無侵入;並發度高,本地鎖在一階段就會釋放;不需要數據庫對XA協議的支持。

缺點:隻能用在支持ACID的關系型數據庫;SQL解析還不能支持全部語法。

3.2.2、TCC

該模式工作分為三個階段:

上圖中對於多個分支事務,省略瞭多次出現的 2.* 步驟。對於全局事務執行過程中業務應用宕機情況,業務應用集群中對等節點會通過從TC獲取相關會話,從DB加載詳細信息來恢復狀態機。

特點:

優點:一階段提交本地事務,無鎖,高性能;事件驅動架構,參與者可異步執行,高吞吐;補償服務易於實現。

缺點:不保證隔離性。

3.2.3、XA模式

XA是基於二階段提交設計的接口標準。對於支持XA的資源管理器,借助Seata框架的XA模式,會使XA方案更簡單易用。使用前提:需要分支數據庫支持XA 事務,應用為 Java應用,且使用JDBC訪問數據庫。

整體機制:

在 Seata 定義的分佈式事務框架內,利用事務資源(數據庫、消息服務等)對 XA 協議的支持,以 XA 協議的機制來管理分支事務的一種 事務模式。

執行階段:業務sql在XA分支中執行,由分支事務的RM管理器管理,然後執行XA prepare。完成階段:TM根據各個分支執行結果通過TC通知各個分支執行XA commit或者XA rollback。

特點:

優點:繼承瞭XA協議的優勢,事務具有強一致性。

缺點:同樣繼承瞭XA協議的劣勢,由於分支事務長時間開啟,並發度低。2.5 Seata 各模式對比

分佈式事務方案沒有銀彈,根據自己的業務特性選擇合適的模式。例如追求強一致性,可以選擇AT和XA,存在和外部系統對接,可以選擇Saga模式,不能依賴本地事務,可以采用TCC等等。結合各模式的優缺點進行選擇。

四、AT 模式核心實現

鑒於Seata支持的模式較多,而其默認的模式是AT,為節省篇幅,以下圍繞AT模式分析其相關的核心模塊實現。

4.1、事務協調器的啟動

TC(事務協調器)以獨立的服務啟動,作為Server,維護全局事務和分支事務的狀態,驅動全局事務提交或回滾。下面是TC的啟動流程:

4.2、事務管理器的啟動

TM(事務管理器)集成在應用中啟動,負責定義全局事務的范圍,開始事務、提交事務、回滾事務。
TM所在應用中需要配置GlobalTransactionScannerbean,在應用啟動時會進行如下初始化流程:

4.3、資源管理器的啟動

RM(資源管理器)集成在應用中啟動,負責管理分支事務上的資源,向TC註冊分支事務,匯報分支事務狀態,驅動分支事務的提交或回滾。
RM所在的應用中除瞭需要跟TM一樣配置GlobalTransactionScanner以啟動RMClient,還需要配置DataSourceProxy,以實現對數據源訪問代理。該數據源代理實現瞭sql的解析 →生成undo-log →業務sql和undo-log一並本地提交等操作。

4.4、全局事務的工作流程

下面以一個簡單的例子來說明全局事務的工作原理:

  • BusinessService:發起購買服務
  • StorageService:庫存管理服務

購買操作實現在businessService.purchase中,purchase方法實現上通過GlobalTransaction註解,通過Dubbo服務,調用瞭庫存服務deduct方法方法,樣例如下:

@GlobalTransactional(timeoutMills = 300000, name = "dubbo-demo-tx")
public void purchase(String userId, String commodityCode, int orderCount) {
    storageService.deduct(commodityCode, orderCount);
    // throw new RuntimeException("xxx");
}

4.4.1、成功的全局事務處理流程

4.4.2、成功的全局事務處理流程

這裡設定BusinessService在成功調用StorageService後,本地出現異常。

4.5、寫隔離實現

全局事務未提交,分支事務本地已經提交的情況下(假設修改瞭資源A),如何避免其他事務在此時修改資源A?Seata采用全局鎖來實現,其流程如下:

4.6、讀隔離實現

在數據庫本地隔離級別為讀已提交或以上的基礎上,Seata提供瞭讀未提交,這個很好理解,全局事務提交前分支事務本地已經提交。如果想要實現讀已提交,則需要在select語句上加for update。

五、總結

Seata是Java領域很強大的分佈式事務框架,其支持瞭多種模式。其中默認支持的AT模式,相比於傳統的2PC協議(基於數據庫的XA協議),很好地解決瞭2PC長期鎖資源的問題,提高瞭並發度。Seata支持的各個模式中,AT模式對業務零入侵實現分佈式事務,對於開發者更加友好。另外Seata的Server在選擇合適的存儲介質時可以進行集群模式,減少單點故障影響。

以上就是一文瞭解Seata的實現原理的詳細內容,更多關於Seata原理的資料請關註WalkonNet其它相關文章!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