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五道tomcat面試題,為數不多的機會!

一. Tomcat的缺省端口是多少,怎麼修改?

  • 找到Tomcat目錄下的conf文件夾
  • 進入conf文件夾裡面找到server.xml文件
  • 打開server.xml文件
  • 在server.xml文件裡面找到下列信息
<!-- port="8080"改成你想要的端口 -->
<Connector connectionTimeout="20000" port="8080" protocol="HTTP/1.1" redirectPort="8443" uriEncoding="utf-8"/>

二. Tomcat 有哪幾種Connector 運行模式(優化)?

  • bio:傳統的Java I/O操作,同步且阻塞IO。

maxThreads=”150″ Tomcat使用線程來處理接收的每個請求。這個值表示Tomcat可創建的最大的線程數。默認值200。可以根據機器的時期性能和內存大小調整,一般可以在400-500。最大可以在800左右。minSpareThreads=”25″ Tomcat初始化時創建的線程數。默認值4。如果當前沒有空閑線程,且沒有超過maxThreads,一次性創建的空閑線程數量。Tomcat初始化時創建的線程數量也由此值設置。maxSpareThreads=”75″ 一旦創建的線程超過這個值,Tomcat就會關閉不再需要的socket線程。默認
值50。一旦創建的線程超過此數值,Tomcat會關閉不再需要的線程。線程數可以大致上用 “同時在線人數每秒用戶操作次數系統平均操作時間” 來計算。acceptCount=”100″ 指定當所有可以使用的處理請求的線程數都被使用時,可以放到處理隊列中的請
求數,超過這個數的請求將不予處理。默認值10。如果當前可用線程數為0,則將請求放入處理隊列中。這個值限定瞭請求隊列的大小,超過這個數值的請求將不予處理。connectionTimeout=”20000″ 網絡連接超時,默認值20000,單位:毫秒。設置為0表示永不超時,
這樣設置有隱患的。通常可設置為30000毫秒。

  • nio:JDK1.4開始支持,同步阻塞或同步非阻塞IO。

指定使用NIO模型來接受HTTP請求protocol=”org.apache.coyote.http11.Http11NioProtocol” 指定使用NIO模型來接受HTTP請求。默認是BlockingIO,配置為protocol=”HTTP/1.1″acceptorThreadCount=”2″使用NIO模型時接收線程的數目。

  • aio(nio.2):JDK7開始支持,異步非阻塞IO。
  • apr:Tomcat將以JNI的形式調用Apache HTTP服務器的核心動態鏈接庫來處理文件讀取或網絡傳輸操作,從而大大地 提高Tomcat對靜態文件的處理性能。
<!-- protocol 啟用 nio模式,(tomcat8默認使用的是nio)(apr模式利用系統級異步io) -->
<!-- minProcessors最小空閑連接線程數-->
<!-- maxProcessors最大連接線程數-->
<!-- acceptCount允許的最大連接數,應大於等於maxProcessors-->
<!-- enableLookups 如果為true,requst.getRemoteHost會執行DNS查找,反向解析ip對應域名或主機名-->
<Connector port="8080" protocol="org.apache.coyote.http11.Http11NioProtocol" 
connectionTimeout="20000" 
redirectPort="8443" 
maxThreads="500" 
minSpareThreads="100"
maxSpareThreads="200" 
acceptCount="200" 
enableLookups="false"/>

其他配置

  • maxHttpHeaderSize="8192" http請求頭信息的最大程度,超過此長度的部分不予處理。一般8K。
  • URIEncoding="UTF-8" 指定Tomcat容器的URL編碼格式。
  • disableUploadTimeout="true"上傳時是否使用超時機制
  • enableLookups="false" 是否反查域名,默認值為true。為瞭提高處理能力,應設置為false
  • compression="on"打開壓縮功能
  • compressionMinSize="10240" 啟用壓縮的輸出內容大小,默認為2KB
  • noCompressionUserAgents="gozilla, traviata"對於以下的瀏覽器,不啟用壓縮
  • compressableMimeType="text/html,text/xml,text/javascript,text/css,text/plain" 哪些資源類型需要壓縮

三. Tomcat有幾種部署方式?

  • 直接把Web項目放在webapps下,Tomcat會自動將其部署
  • 在server.xml文件上配置<Context>節點,設置相關的屬性即可
  • 通過Catalina來進行配置:進入到conf\Catalina\localhost文件下,創建一個xml文件,該文件的名字就是站點的名字。編寫XML的方式來進行設置。

四. Tomcat容器是如何創建servlet類實例?用到瞭什麼原理?

當容器啟動時,會讀取在webapps目錄下所有的web應用中的web.xml文件,然後對xml文件進行解析,並讀取servlet註冊信息。然後,將每個應用中註冊的servlet類都進行加載,並通過反射的方式實例化。(有時候也是在第一次請求時實例化)在servlet註冊時加上如果為正數,則在一開始就實例化,如果不寫或為負數,則第一次請求實例化。

五. Tomcat 如何優化?

優化連接配置.這裡以tomcat7的參數配置為例,需要修改conf/server.xml文件,修改連接數,關閉客戶端dns查詢。

參數解釋:

URIEncoding=”UTF-8″ :使得tomcat可以解析含有中文名的文件的url,真方便,不像apache裡還有搞個mod_encoding,還要手工編譯。

  • maxSpareThreads: 如果空閑狀態的線程數多於設置的數目,則將這些線程中止,減少這個池中的線程總數。
  • minSpareThreads: 最小備用線程數,tomcat啟動時的初始化的線程數。
  • enableLookups: 這個功效和Apache中的HostnameLookups一樣,設為關閉。
  • connectionTimeout : connectionTimeout為網絡連接超時時間毫秒數。
  • maxThreads : maxThreads Tomcat使用線程來處理接收的每個請求。這個值表示Tomcat可創建的最大的線程數,即最大並發數。
  • acceptCount : acceptCount是當線程數達到maxThreads後,後續請求會被放入一個等待隊列,這個acceptCount是這個隊列的大小,如果這個隊列也滿瞭,就直接refuse connection。
  • maxProcessors與minProcessors: 在 Java中線程是程序運行時的路徑,是在一個程序中與其它控制線程無關的、能夠獨立運行的代碼段。它們共享相同的地址空間。多線程幫助程序員寫出CPU最 大利用率的高效程序,使空閑時間保持最低,從而接受更多的請求。

通常Windows是1000個左右,Linux是2000個左右。

六. 內存調優

內存方式的設置是在catalina.sh中,調整一下JAVA_OPTS變量即可,因為後面的啟動參數會把 JAVA_OPTS作為JVM的啟動參數來處理。

具體設置如下:

JAVA_OPTS="$JAVA_OPTS -Xmx3550m -Xms3550m -Xss128k -XX:NewRatio=4 -XX:SurvivorRatio=4"

其各項參數如下:

-Xmx3550m:設置JVM最大可用內存為3550M。

-Xms3550m:設置JVM促使內存為3550m。此值可以設置與-Xmx相同,以避免每次垃圾回收完成後JVM重新分配內存。

-Xmn2g:設置年輕代大小為2G。整個堆大小=年輕代大小 + 年老代大小 + 持久代大小。持久代一般固定大小為64m,所以增大年輕代後,將會減小年老代大小。此值對系統性能影響較大,Sun官方推薦配置為整個堆的3/8。

-Xss128k:設置每個線程的堆棧大小。JDK5.0以後每個線程堆棧大小為1M,以前每個線程堆棧大小為256K。更具應用的線程所需內存大小進行調整。在相同物理內存下,減小這個值能生成更多的線程。但是操作系統對一個進程內的線程數還是有限制的,不能無限生成,經驗值在3000~5000左右。

-XX:NewRatio=4:設置年輕代(包括Eden和兩個Survivor區)與年老代的比值(除去持久代)。設置為4,則年輕代與年老代所占比值為1:4,年輕代占整個堆棧的1/5

-XX:SurvivorRatio=4:設置年輕代中Eden區與Survivor區的大小比值。設置為4,則兩個Survivor區與一個Eden區的比值為2:4,一個Survivor區占整個年輕代的1/6

-XX:MaxPermSize=16m:設置持久代大小為16m。

-XX:MaxTenuringThreshold=0:設置垃圾最大年齡。如果設置為0的話,則年輕代對象不經過Survivor區,直接進入年老代。對於年老代比較多的應用,可以提高效率。如果將此值設置為一個較大值,則年輕代對象會在Survivor區進行多次復制,這樣可以增加對象再年輕代的存活時間,增加在年輕代即被回收的概論。

七. 垃圾回收策略調優

垃圾回收的設置也是在catalina.sh中,調整JAVA_OPTS變量。

具體設置如下:

JAVA_OPTS="$JAVA_OPTS -Xmx3550m -Xms3550m -Xss128k -XX:+UseParallelGC -XX:MaxGCPauseMillis="100"

具體的垃圾回收策略及相應策略的各項參數如下:

  • 串行收集器(JDK1.5以前主要的回收方式)

-XX:+UseSerialGC:設置串行收集器

  • 並行收集器(吞吐量優先)
示例:java -Xmx3550m -Xms3550m -Xmn2g -Xss128k -XX:+UseParallelGC -XX:MaxGCPauseMillis=100

-XX:+UseParallelGC:選擇垃圾收集器為並行收集器。此配置僅對年輕代有效。即上述配置下,年輕代使用並發收集,而年老代仍舊使用串行收集

-XX:ParallelGCThreads=20:配置並行收集器的線程數,即:同時多少個線程一起進行垃圾回收。此值最好配置與處理器數目相等。

-XX:+UseParallelOldGC:配置年老代垃圾收集方式為並行收集。JDK6.0支持對年老代並行收集

-XX:MaxGCPauseMillis=100:設置每次年輕代垃圾回收的最長時間,如果無法滿足此時間,JVM會自動調整年輕代大小,以滿足此值。

-XX:+UseAdaptiveSizePolicy:設置此選項後,並行收集器會自動選擇年輕代區大小和相應的Survivor區比例,以達到目標系統規定的最低相應時間或者收集頻率等,此值建議使用並行收集器時,一直打開。

  • 並發收集器(響應時間優先)
示例:java -Xmx3550m -Xms3550m -Xmn2g -Xss128k 

-XX:+UseConcMarkSweepGC:設置年老代為並發收集。測試中配置這個以後,-XX:NewRatio=4的配置失效瞭,原因不明。所以,此時年輕代大小最好用-Xmn設置。

-XX:+UseParNewGC: 設置年輕代為並行收集。可與CMS收集同時使用。JDK5.0以上,JVM會根據系統配置自行設置,所以無需再設置此值。

-XX:CMSFullGCsBeforeCompaction:由於並發收集器不對內存空間進行壓縮、整理,所以運行一段時間以後會產生“碎片”,使得運行效率降低。此值設置運行多少次GC以後對內存空間進行壓縮、整理。

-XX:+UseCMSCompactAtFullCollection:打開對年老代的壓縮。可能會影響性能,但是可以消除碎片。

八. 共享session處理

目前的處理方式有如下幾種:

  • 使用Tomcat本身的Session復制功能。方案的有點是配置簡單,缺點是當集群數量較多時,Session復制的時間會比較長,影響響應的效率。
  • 使用第三方來存放共享Session目前用的較多的是使用memcached來管理共享Session,借助於memcached-sesson-manager來進行Tomcat的Session管理。
  • 使用黏性session的策略。對於會話要求不太強(不涉及到計費,失敗瞭允許重新請求下等)的場合,同一個用戶的session可以由nginx或者apache交給同一個Tomcat來處理,這就是所謂的session sticky策略,目前應用也比較多。
  • nginx默認不包含session sticky模塊,需要重新編譯才行(windows下我也不知道怎麼重新編譯)優點是處理效率高多瞭,缺點是強會話要求的場合不合適。

九. 添加JMS遠程監控

對於部署在局域網內其它機器上的Tomcat,可以打開JMX監控端口,局域網其它機器就可以通過這個端口查看一些常用的參數(但一些比較復雜的功能不支持),同樣是在JVM啟動參數中配置即可。

配置如下:

-Dcom.sun.management.jmxremote.ssl=false -
Dcom.sun.management.jmxremote.authenticate=false
-Djava.rmi.server.hostname=192.168.71.38 設置JVM的JMS監控監聽的IP地址,主要是為瞭防止錯誤的監聽成127.0.0.1這個內網地址
-Dcom.sun.management.jmxremote.port=1090 設置JVM的JMS監控的端口
-Dcom.sun.management.jmxremote.ssl=false 設置JVM的JMS監控不實用SSL
-Dcom.sun.management.jmxremote.authenticate=false 設置JVM的JMS監控不需要認證

十. 專業點的分析工具有

IBM ISA,JProfiler、probe 等,具體監控及分析方式去網上搜索即可

十一. 關於Tomcat的session數目

這個可以直接從Tomcat的web管理界面去查看即可 ;或者借助於第三方工具Lambda Probe來查看,它相對於Tomcat自帶的管理稍微多瞭點功能,但也不多 ;

十二. 監視Tomcat的內存使用情況

使用JDK自帶的jconsole可以比較明瞭的看到內存的使用情況,線程的狀態,當前加載的類的總量等;JDK自帶的jvisualvm可以下載插件(如GC等),可以查看更豐富的信息。如果是分析本地的Tomcat的話,還可以進行內存抽樣等,檢查每個類的使用情況。

十三. 打印類的加載情況及對象的回收情況

這個可以通過配置JVM的啟動參數,打印這些信息(到屏幕(默認也會到catalina.log中)或者文件),

具體參數如下:

  • -XX:+PrintGC:

輸出形式:[GC 118250K->113543K(130112K), 0.0094143 secs] [Full GC121376K->10414K(130112K), 0.0650971 secs]

  • -XX:+PrintGCDetails

輸出形式:[GC [DefNew: 8614K->781K(9088K), 0.0123035 secs]118250K->113543K(130112K), 0.0124633 secs] [GC [DefNew: 8614K->8614K(9088K),

0.0000665 secs][Tenured: 112761K->10414K(121024K), 0.0433488 secs] 121376K-10414K(130112K), 0.0436268 secs]

  • -XX:+PrintGCTimeStamps
  • -XX:+PrintGC:PrintGCTimeStamps可與上面兩個混合使用。

輸出形式:11.851: [GC 98328K->93620K(130112K), 0.0082960 secs]

  • -XX:+PrintGCApplicationConcurrentTime:打印每次垃圾回收前,程序未中斷的執行時間。 可與上面混合使用。

輸出形式:Application time: 0.5291524 seconds

  • -XX:+PrintGCApplicationStoppedTime:打印垃圾回收期間程序暫停的時間。可與上面混合使用。

輸出形式:Total time for which application threads were stopped: 0.0468229 seconds

  • -XX:PrintHeapAtGC: 打印GC前後的詳細堆棧信息
  • -Xloggc:filename:與上面幾個配合使用,把相關日志信息記錄到文件以便分析
  • -verbose:class 監視加載的類的情況
  • -verbose:gc 在虛擬機發生內存回收時在輸出設備顯示信息
  • -verbose:jni 輸出native方法調用的相關情況,一般用於診斷jni調用錯誤信息

十四. Tomcat一個請求的完整過程

Ng:(nginx)
upstream yy_001{
server 10.99.99.99:8080;
server 10.99.99.100:8080;
hash $**;
healthcheck_enabled;
healthcheck_delay 3000;
healthcheck_timeout 1000;
healthcheck_failcount 2;
healthcheck_send 'GET /healthcheck.html HTTP/1.0' 'Host: wo.com'
'Connection: close';
}
server {
include base.conf;
server_name wo.de.tian;
...
location /yy/ {
proxy_pass http://yy_001;
}

首先 dns 解析 wo.de.tian機器,一般是ng服務器ip地址,然後 ng根據server的配置,尋找路徑為 yy/的機器列表,ip和端口,最後 選擇其中一臺機器進行訪問。

下面為詳細過程

1.請求被發送到本機端口8080,被在那裡偵聽的Coyote HTTP/1.1 Connector獲得

2.Connector把該請求交給它所在的Service的Engine來處理,並等待來自Engine的回應

3.Engine獲得請求localhost/yy/index.jsp,匹配它所擁有的所有虛擬主機Host

4.Engine匹配到名為localhost的Host(即使匹配不到也把請求交給該Host處理,因為該Host被定義為該Engine的默認主機)

5.localhost Host獲得請求/yy/index.jsp,匹配它所擁有的所有Context

6.Host匹配到路徑為/yy的Context(如果匹配不到就把該請求交給路徑名為”“的Context去處理)

7.path=”/yy”的Context獲得請求/index.jsp,在它的mapping table中尋找對應的servlet

8.Context匹配到URL PATTERN為*.jsp的servlet,對應於JspServlet類

9.構造HttpServletRequest對象和HttpServletResponse對象,作為參數調用JspServlet的doGet或doPost方法

10.Context把執行完瞭之後的HttpServletResponse對象返回給HostHost

11.把HttpServletResponse對象返回給EngineEngine

12.把HttpServletResponse對象返回給ConnectorConnector

13.把HttpServletResponse對象返回給客戶browser

十五.Tomcat工作模式?

  •  Tomcat是一個JSP/Servlet容器。其作為Servlet容器,有三種工作模式:獨立的Servlet容器、進程內的Servlet容器和進程外的Servlet容器。

總結

本篇文章就到這裡瞭,希望能給你帶來幫助,也希望您能夠多多關註WalkonNet的更多內容!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