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va設計模式之簡單工廠 工廠方法 抽象工廠深度總結

工廠模式介紹

工廠模式也是非常常見的設計模式之一,其屬於創建型模式。工廠模式分類:簡單工廠(Simple Factory)、工廠方法(Factory Method)、抽象工廠(Abstract Factory),嚴格來講,簡單工廠不屬於工廠設計模式。

好處

  • 解耦:工廠模式主要是為瞭對象的創建和使用的分離
  • 降低代碼重復:如果對象創建很復雜,則每次創建都需要重復很多代碼,通過工廠包裝起來可以減少重復代碼
  • 方便維護:如果創建對象的邏輯有修改,則隻需要修改工廠內代碼,而不用修改每個創建對象的代碼。

常見的應用

  • Spring中的BeanFactory.getBean(beanName)
  • 日志當中的LoggerFactory.getLogger(name)
  • Java加密時 KeyGenerator keygen=KeyGenerator.getInstance(“AES”);
  • RabbitMQ的Java客戶端創建連接 :
//創建連接工廠
ConnectionFactory factory = new ConnectionFactory("192.168.74.4");
// 通過連接工廠獲取連接
Connection connection = factory.newConnection();

簡單工廠(Simple Factory)

簡單工廠並不在23種設計模式之中,屬於特殊的工廠模式,應用的相對來說少一點。客戶端實例化對象的時候不用通過new Audi()的方式,而是可以通過往統一工廠傳入相應的條件返回對應的實例對象(主要通過if-else或者switch-case進行判斷,違背瞭開閉原則),屏蔽瞭實例化對象的具體邏輯細節。

適用場景

  1. 需要創建的對象較少。
  2. 客戶端不關心對象的創建過程。

角色分配:

  • 工廠(Factory)角色:簡單工廠模式的核心,它負責實現創建所有實例的內部邏輯。工廠類可以被外界直接調用,創建所需的產品對象。
  • 抽象產品(Product)角色 :簡單工廠模式所創建的所有對象的父類,它負責描述所有實例所共有的公共接口。
  • 具體產品(Concrete Product)角色:簡單工廠模式的創建目標,所有創建的對象都是充當這個角色的某個具體類的實例。

其UML類圖如下所示:

應用案例:

  • Java加密時 KeyGenerator keygen=KeyGenerator.getInstance(“AES”);
  • DateFormat類中的public final static DateFormat getDateInstance(int style)

優缺點:

  • 優點:實現簡單,隱藏瞭創建對象的細節,創建對象的邏輯修改時,客戶端不用進行修改。
  • 缺點:違背瞭開閉原則,每次新增刪除子類的時候都要修改工廠的邏輯,而且創建對象的邏輯都包含在工廠內,後面子類太多的話這塊代碼會非常多,難以維護。

簡單工廠實現:

我們創建一個Car接口,裡面包含一個getName方法用以返回具體的品牌名稱,接口有兩個實現類Audi和Bmw,分別返回瞭品牌名稱 “Audi” 和 “Bmw”。

package com.wkp.designpattern.factory;
//汽車接口
public interface Car {
 
	//返回汽車的品牌
	public String getName();
}
package com.wkp.designpattern.factory;
 
public class Audi implements Car {
 
	public String getName() {
		return "Audi";
	}
}
package com.wkp.designpattern.factory;
 
public class Bmw implements Car {
 
	public String getName() {
		return "Bmw";
	}
}

下面是簡單工廠的核心,用於創建對象

package com.wkp.designpattern.simple.factory;
 
import com.wkp.designpattern.factory.Audi;
import com.wkp.designpattern.factory.Bmw;
import com.wkp.designpattern.factory.Car;
 
public class SimpleFactory {
 
	public Car getCar(String name){
		if("Audi".equals(name)){
			return new Audi();
		}else if("Bmw".equals(name)){
			return new Bmw();
		}else{
			System.out.println("沒法生產這個車");
			return null;
		}
	}
}

測試代碼如下:

package com.wkp.designpattern.simple.factory;
import com.wkp.designpattern.factory.Car;
 
public class SimpleFactoryTest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SimpleFactory factory = new SimpleFactory();
		
		Car car1 = factory.getCar("Audi");
		System.out.println(car1.getName());
		Car car2 = factory.getCar("Bmw");
		System.out.println(car2.getName());
	}
}

輸出結果如下:

Audi
Bmw

這裡每增加一個新的子類,getCar方法就要添加if判斷,刪除瞭子類這裡也要修改,顯然違反瞭開閉原則,而且創建對象的邏輯全部都在這個方法中,隨著創建對象的增加,這裡的邏輯會非常多。當然我們可以通過反射的方式對上面的工廠進行改進如下:

//利用反射改進的簡單工廠,添加的時候不用修改getCar方法
public class ReflectSimpleFactory {
 
	//參數className為完整類名
	public Car getCar(String className){
		Car obj=null;
		try {
			obj=(Car) Class.forName(className).newInstance();
		} catch (InstantiationException e) {
			e.printStackTrace();
		} catch (IllegalAccessException e) {
			e.printStackTrace();
		} catch (ClassNotFoundException e) {
			e.printStackTrace();
		}
		return obj;
	}
}
public class ReflectSimpleFactoryTest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ReflectSimpleFactory factory = new ReflectSimpleFactory();
		Car car1 = factory.getCar("com.wkp.designpattern.factory.Audi");
		System.out.println(car1.getName());
		Car car2 = factory.getCar("com.wkp.designpattern.factory.Bmw");
		System.out.println(car2.getName());
	}
}

輸出結果不變,也符合瞭開閉原則,但是要傳入完整類名也不方便,可以通過xml或者配置文件的方式進行改進。

工廠方法(Factory Method)

工廠方法的應用是最多的,工廠方法中不再提供統一的工廠創建對象,而是針對不同的對象提供不同的工廠。定義一個創建對象的接口,讓其子類自己決定實例化哪一個工廠類,創建過程延遲到子類進行。

適用場景

  • 當一個類不知道它所必須創建的對象的類的時候:工廠方法模式中客戶端不需要知道對象的名稱,隻需要知道要創建的對象對應的工廠即可。
  • 當一個類希望由它的子類來指定它所創建的對象的時候:工廠方法模式中定義瞭一個Factory接口,該接口包含一個創建對象的抽象方法,具體的創建對象的邏輯由其實現類完成。
  • 當類將創建對象的職責委托給多個幫助子類中的某一個,並且你希望將哪一個幫助子類是代理者這一信息局部化的時候。

角色分配:

  • 抽象工廠(Abstract Factory)角色:是工廠方法模式的核心,提供瞭創建對象的接口,任何在模式中創建的對象的工廠類必須實現這個接口。
  • 具體工廠(Concrete Factory)角色:這是實現抽象工廠接口的具體工廠類,包含與應用程序密切相關的邏輯,並且受到應用程序調用以創建某一種產品對象。
  • 抽象產品(AbstractProduct)角色 :工廠方法模式所創建的對象的超類型,也就是產品對象的共同父類或共同擁有的接口。
  • 具體產品(Concrete Product)角色 :這個角色實現瞭抽象產品角色所定義的接口。某具體產品有專門的具體工廠創建,它們之間往往一一對應

其UML類圖如下所示:

應用案例:

  • spring-data-redis中創建redis連接的地方,RedisConnectionFactory接口提供瞭創建連接的方法RedisConnection getConnection(),該工廠的兩個實現類JedisConnectionFactory ,LettuceConnectionFactory分別用於創建jedis和lettuce連接

優缺點:

  • 優點:符合開閉原則,添加子類時隻需要添加對應的工廠類即可,而不用修改原有的工廠類,每個對象的創建邏輯都在對應的工廠類中,代碼邏輯清晰,易於維護。
  • 缺點:每次增加一個產品時,都需要增加一個具體類和對象實現工廠,使得系統中類的個數成倍增加,在一定程度上增加瞭系統的復雜度,同時也增加瞭系統具體類的依賴。

工廠方法實現:

定義一個Factory接口,裡面提供瞭一個getCar()方法,具體的創建邏輯由其實現類去完成。

public interface Factory {
 
	public Car getCar();
}

下面是Factory接口的具體實現類,用於創建對應的對象

public class AudiFactory implements Factory {
 
	public Car getCar() {
		return new Audi();
	}
}
public class BmwFactory implements Factory {
 
	public Car getCar() {
		return new Bmw();
	}
}

測試類如下:

public class FuncFactoryTest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Car car1 = new AudiFactory().getCar();
		System.out.println(car1.getName());
		
		Car car2 = new BmwFactory().getCar();
		System.out.println(car2.getName());
	}
}

抽象工廠(Abstract Factory)

上面的工廠模式生產的都是一類產品,而抽象工廠模式可以生產產品族。什麼是產品族呢?其實就是一組具有關聯關系的產品集合,舉幾個例子:

  • 比如生產電腦,用Intel系列、AMD系列的零件(CPU、主板。。。。。),每個系列的零件就是一個產品族。
  • 比如我們開發過程中會用到MySQL、Oracle數據庫,而不同的數據庫的操作會有不同,比如有User,Order兩個類,兩個類都有添加、修改操作,那User、Order的操作就要隨著數據庫的切換而切換,MySQL和Oracle下不同的類就組成瞭兩個產品族。
  • 我們用QQ空間的時候會有換皮膚的功能,而每套皮膚下的背景、按鈕、導航、菜單。。。。。。這些也構成瞭產品族
  • 我們上面用的生產汽車的例子,比如奧迪,寶馬不同品牌車的零部件(輪胎、發動機、軸承。。。。。。)

適用場景

  • 和工廠方法一樣客戶端不需要知道它所創建的對象的類。
  • 需要一組對象共同完成某種功能時,並且可能存在多組對象完成不同功能的情況。(同屬於同一個產品族的產品)
  • 系統結構穩定,不會頻繁的增加對象。(因為一旦增加就需要修改原有代碼,不符合開閉原則)

角色分配

  • 抽象工廠(AbstractFactory)角色 :是工廠方法模式的核心,與應用程序無關。任何在模式中創建的對象的工廠類必須實現這個接口。
  • 具體工廠類(ConcreteFactory)角色 :這是實現抽象工廠接口的具體工廠類,包含與應用程序密切相關的邏輯,並且受到應用程序調用以創建某一種產品對象。
  • 抽象產品(Abstract Product)角色 :工廠方法模式所創建的對象的超類型,也就是產品對象的共同父類或共同擁有的接口。
  • 具體產品(Concrete Product)角色 :抽象工廠模式所創建的任何產品對象都是某一個具體產品類的實例。在抽象工廠中創建的產品屬於同一產品族,這不同於工廠模式中的工廠隻創建單一產品。

其UML類圖如下所示:

應用案例:

QQ空間換膚、更換數據庫等

優缺點:

  • 優點:可以創建系列產品,方便切換使用的產品系列。
  • 缺點:擴展產品族較為麻煩,不光要添加所有的抽象產品實現,還要添加產品族對應的工廠;另外添加產品也不簡單,要添加抽象產品,所有的產品族實現,還要對原先的工廠實現添加工廠方法以生產新產品。

抽象工廠實現

這個案例我們就以生產電腦為例,眾所周知目前電腦的CPU有兩大品牌:Intel和AMD。我們就以此為例,如果電腦選用Intel系列,就要用Intel的CPU和主板等,如果用AMD系列,就用AMD系列的零部件。

下面的兩個接口就是我們上面提到的抽象產品角色。

//CPU
public interface CPU {
 
	public String getName();
}
//主板
public interface MainBoard {
 
	public String getName();
}

下面的四個類就是我們上面提到的具體產品角色。首先是Intel系列產品

public class IntelCPU implements CPU {
 
	public String getName() {
		return "IntelCPU";
	}
 
}
public class IntelMainBoard implements MainBoard{
 
	public String getName() {
		return "IntelMainBoard";
	}
 
}

然後是AMD系列產品:

public class AMDCPU implements CPU {
 
	public String getName() {
		return "AMDCPU";
	}
 
}
public class AMDMainBoard implements MainBoard{
 
	public String getName() {
		return "AMDMainBoard";
	}
 
}

下面的Factory就是抽象工廠角色,提供瞭生產CPU和主板的抽象方法。

public interface Factory {
	//生產CPU
	public CPU createCPU();
	//生產主板
	public MainBoard createMainBoard();
}

然後是具體的工廠類角色,分別生產不同系列的產品。

//Intel系列產品工廠
public class IntelFactory implements Factory {
 
	public CPU createCPU() {
		return new IntelCPU();
	}
 
	public MainBoard createMainBoard() {
		return new IntelMainBoard();
	}
 
}
//AMD系列產品工廠
public class AMDFactory implements Factory {
 
	public CPU createCPU() {
		return new AMDCPU();
	}
 
	public MainBoard createMainBoard() {
		return new AMDMainBoard();
	}
 
}

測試類如下:

public class FactoryTest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Factory intel = new IntelFactory();
		System.out.println(intel.createCPU().getName());
		System.out.println(intel.createMainBoard().getName());
		
		Factory amd = new AMDFactory();
		System.out.println(amd.createCPU().getName());
		System.out.println(amd.createMainBoard().getName());
	}
}

運行結果為:

IntelCPU
IntelMainBoard
AMDCPU
AMDMainBoard

抽象工廠終極改進(反射+配置文件+簡單工廠)

上面也說過抽象工廠的缺點是擴展產品族比較麻煩,我們對上面的抽象工廠做個改進,使其在添加產品族的時候更簡單一些。我們引入簡單工廠,但是簡單工廠擴展的時候要添加判斷條件,所以我們可以通過反射+配置文件去解決這個問題。改動後的UML圖如下所示:

改進後的代碼如下所示:Configuration類用於讀取配置文件(沒有具體去實現)

type=Intel
packageName=com.wkp.design.pattern.factory.abst
public class SimpleFactory {
 
	static class Configuration{
		public static String get(String key){
			String value="";//TODO 讀取配置文件得到value
			return value;
		}
	}
	
	//通過配置文件讀取產品族類型及包名
	private static final String type=Configuration.get("type");
	private static final String packageName=Configuration.get("packageName");
	
	//生產CPU
	public CPU createCPU() throws Exception{
		return (CPU)Class.forName(packageName+"."+type+"CPU").newInstance();
	}
	//生產主板
	public MainBoard createMainBoard() throws Exception{
		return (MainBoard)Class.forName(packageName+"."+type+"MainBoard").newInstance();
	}
}

測試代碼如下

public class SimpleFactoryTest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throws Exception {
		SimpleFactory factory = new SimpleFactory();
		System.out.println(factory.createCPU().getName());
		System.out.println(factory.createMainBoard().getName());
	}
}

我們看到,在調用的時候客戶端完全不用管用的是Intel還是AMD,這樣如果想切換產品族的話,隻需要修改配置文件即可,非常的方便。

到此這篇關於Java設計模式之簡單工廠 工廠方法 抽象工廠深度總結的文章就介紹到這瞭,更多相關Java 設計模式內容請搜索WalkonNet以前的文章或繼續瀏覽下面的相關文章希望大傢以後多多支持WalkonNet!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