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de.js express和koa中間件機制和錯誤處理機制

一、前言

大傢可能都知道koa是express核心原班人馬寫的,那麼他們為什麼要在express後再造一個koa的輪子呢? 今天就給大傢帶來一些分析。希望能夠起到一個拋磚引玉的作用。

其實,這個題目也可以這麼問, express有什麼缺點? koa解決瞭一些express的什麼問題? 這也在一些面試題中會這麼問。所以,為瞭實現自己的理想(money), 志同道合的同志們可以隨我分析一下瞭。

我想先從express的一個非常重要的特征開始說起,那就是 中間件。 中間件貫穿瞭express的始終,我們在express中比較常用到應用級的中間件,比如:

    const app = require('express')();
    app.use((req, res, next) => {
        // 做一些事情。。。
        next();
    })

再比如我們更常用到的路由級中間件。 我為什麼要叫它是路由級的呢? 因為它的內部也同樣維護著一個next

    app.get('/', (req, res, next) => {
        res.send('something content');
    })

這裡中間件我不詳細展開。 後面有我對中間件的詳細解析,歡迎大傢圍觀。

那麼我們可以看到,其中會有個關鍵的next, 它在express內部做的是從棧中獲取下一個中間件的關鍵。

那麼重點來瞭, 我們開始研究express這裡的實現會隱藏什麼問題。

二、中間件問題解析

通過一個例子來看:

    const Express = require('express');
    const app = new Express();
    const sleep = () => new Promise(resolve => setTimeout(function(){resolve(1)}, 2000));
    const port = 8210;
    function f1(req, res, next) {
      console.log('this is function f1....');
      next();
      console.log('f1 fn executed done');
    }
    
    function f2(req, res, next) {
      console.log('this is function f2....');
      next();
      console.log('f2 fn executed done');
    }
    
    async function f3(req, res) {
      console.log('f3 send to client');
      res.send('Send To Client Done');
    }
    app.use(f1);
    app.use(f2);
    app.use(f3);
    app.get('/', f3)
    app.listen(port, () => console.log(`Example app listening on port ${port}!`))

理想下的返回,和真正的返回,目前是沒有問題的。

    this is function f1....
    this is function f2....
    f3 send to client
    f1 fn executed done
    f2 fn executed done

好的,那麼再繼續下一個例子。 在下一個例子中,其它都是沒有變化的,隻有一個地方:

    const sleep = () => new Promise(resolve => setTimeout(function(){resolve()}, 1000))
    async function f3(req, res) {
        await sleep();
      console.log('f3 send to client');
      res.send('Send To Client Done');
    }

這時你認為的返回值順序是什麼樣的呢?

可能會認為跟上面的沒有變化,因為我們增加await瞭,照道理應該等待await執行完瞭,再去執行下面的代碼。 其實結果並不是。

返回的結果是:

    this is function f1….
    this is function f2….
    f1 fn executed done
    f2 fn executed done
    f3 send to client

發生瞭什麼?? 大傢可能有點吃驚。但是,如果深入到express的源碼中去一探究竟,問題原因也就顯而易見瞭。

具體源碼我在這一篇中就不詳細分析瞭,直接說出結論:

因為express中的中間件調用不是Promise 所以就算我們加瞭async await 也不管用。

那麼koa中是怎麼使用的呢?

const Koa = require('koa');
const app = new Koa();
const sleep = () => new Promise(resolve => setTimeout(function(){resolve()}, 1000))
app.use(async (ctx, next) => {
    console.log('middleware 1 start');
    await next();
    console.log('middleware 1 end');
});
app.use(async (ctx, next) => {
    await sleep();
    console.log('middleware 2 start');
    await next();
    console.log('middleware 2 end');
});
app.use(async (ctx, next) => {
    console.log('middleware 3 start')
    ctx.body = 'test middleware executed';
})

不出所料, 實現的順序是:

middleware 1 start
middleware 2 start
middleware 3 start
middleware 2 end
middleware 1 end

原因是: koa 內部使用瞭Promise,所以能夠控制順序的執行。

綜合上面的例子,我們知道瞭express中中間件使用的時候,如果不清楚原理,是容易踩坑的。 而koa通過使用async 和 await next() 實現洋蔥模型,即:通過next,到下一個中間件,隻要下面的中間件執行完成後,才一層層的再執行上面的中間件,直到全部完成。

三、錯誤邏輯捕獲

3.1 express的錯誤捕獲邏輯

同樣,先看express在錯誤邏輯的捕獲上有什麼特點:

app.use((req, res, next) => {
    // c 沒有定義
    const a = c;
});
// 錯誤處理中間件
app.use((err, req, res, next) => {
    if(error) {
        console.log(err.message);
    }
    next()
})
process.on("uncaughtException", (err) => {
    console.log("uncaughtException message is::", err);
})

再看一個異步的處理:

app.use((req, res, next) => {
    // c 沒有定義
    try {
        setTimeout(() => {
            const a = c;
            next()
        }, 0)
    } catch(e) {
        console.log('異步錯誤,能catch到麼??')
    }
});
app.use((err, req, res, next) => {
    if(error) {
        console.log('這裡會執行麼??', err.message);
    }
    next()
})
process.on("uncaughtException", (err) => {
    console.log("uncaughtException message is::", err);
})

可以先猜一下同步和異步的會不會有所區別?

答案是: 有很大的區別!!

具體分開來看:

  • 同步的時候, 不會觸發 uncaughtException, 而進入瞭錯誤處理的中間件。
  • 異步的時候,不會觸發錯誤處理中間件, 而會觸發 uncaughtException

這中間發生瞭什麼?

3.2 同步邏輯錯誤獲取的底層邏輯

邏輯是: express內部對同步發生的錯誤進行瞭攔截,所以,不會傳到負責兜底的node事件 uncaughtException ,如果發生瞭錯誤,則直接繞過其它中間件,進入錯誤處理中間件。 那麼,這裡會有一個很容易被忽略的點, 那就是,即使沒有錯誤處理中間件做兜底,也不會進入node的 uncaughtException, 這時, 會直接報 500錯誤。

3.3 異步邏輯錯誤獲取的底層邏輯

還是因為express的實現並沒有把Promise考慮進去, 它的中間件執行是同步順序執行的。 所以如果有異步的,那麼錯誤處理中間件實際是兜不住的,所以,express對這種中間件中的異步處理錯誤無能為力。

從上面的異步觸發例子來看, 除瞭錯誤處理中間件沒有觸發,我們當中的try catch也沒有觸發。這是一個大傢可能都會踩到的坑。 這裡其實是與javascript的運行機制相關瞭。具體原因見本篇 JavaScript異步隊列進行try catch時的問題解決

所以要想去catch 當前的錯誤,那麼就需要用 async await

app.use(async (req, res, next) => {
    try {
        await (() => new Promise((resolve, reject) => {
            http.get('http://www.example.com/testapi/123', res => {
                reject('假設錯誤瞭');
            }).on('error', (e) => {
                throw new Error(e);
            })
        }))();
    } catch(e) {
        console.log('異步錯誤,能catch到麼??')
    }
});

這樣,我們的catch不僅可以獲取到, uncaughtException也可以獲取到。

3.4 koa的錯誤獲取邏輯

總體上是跟express差不多,因為js的底層處理還是一致的。但還是使用上有所差異。

上面也提過洋蔥模型,特點是最開始的中間件,在最後才執行完畢,所以,在koa上,可以把錯誤處理中間件放到中間件邏輯最前面。

const http = require('http');
const Koa = require('koa');
const app = new Koa();
app.use(async (ctx, next)=>{
    try {
        await next();
    } catch (error) {
        // 響應用戶
        ctx.status = 500;
        ctx.body = '進入默認錯誤中間件';
        // ctx.app.emit('error', error); // 觸發應用層級錯誤事件
    }
});
app.use(async (ctx, next) => {
    await (() => new Promise((resolve, reject) => {
        http.get('http://www.example.com/testapi/123', res => {
            reject('假設錯誤瞭');
        }).on('error', (e) => {
            throw new Error(e);
        })
    }))();
    await next();
})

上面的代碼, reject出的錯誤信息,會被最上面的錯誤處理中間件捕獲。總結來說,js的底層機制是一樣的, 隻是使用方法和細節點上不一樣,大傢在用的時候註意一下,

到此這篇關於node.js express和koa中間件機制和錯誤處理機制的文章就介紹到這瞭,更多相關node.js express和koa內容請搜索WalkonNet以前的文章或繼續瀏覽下面的相關文章希望大傢以後多多支持WalkonNet!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