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va源碼刨析之ArrayDeque
前言
在本篇文章當中主要跟大傢介紹JDK
給我們提供的一種用數組實現的雙端隊列,在之前的文章LinkedList源碼剖析當中我們已經介紹瞭一種雙端隊列,不過與ArrayDeque
不同的是,LinkedList
的雙端隊列使用雙向鏈表實現的。
雙端隊列整體分析
我們通常所談論到的隊列都是一端進一端出,而雙端隊列的兩端則都是可進可出。下面是雙端隊列的幾個操作:
數據從雙端隊列左側進入。
數據從雙端隊列右側進入。
數據從雙端隊列左側彈出。
數據從雙端隊列右側彈出。
而在ArrayDeque
當中也給我們提供瞭對應的方法去實現,比如下面這個例子就是上圖對應的代碼操作:
public void test() { ArrayDeque<Integer> deque = new ArrayDeque<>(); deque.addLast(100); System.out.println(deque); deque.addFirst(55); System.out.println(deque); deque.addLast(-55); System.out.println(deque); deque.removeFirst(); System.out.println(deque); deque.removeLast(); System.out.println(deque); }
// 輸出結果
[100]
[55, 100]
[55, 100, -55]
[100, -55]
[100]
數組實現ArrayDeque(雙端隊列)的原理
ArrayDeque
底層是使用數組實現的,而且數組的長度必須是2
的整數次冪,這麼操作的原因是為瞭後面位運算好操作。在ArrayDeque
當中有兩個整形變量head
和tail
,分別指向右側的第一個進入隊列的數據和左側第一個進行隊列的數據,整個內存佈局如下圖所示:
其中tail
指的位置沒有數據,head
指的位置存在數據。
當我們需要從左往右增加數據時(入隊),內存當中數據變化情況如下:
當我們需要從右往做左增加數據時(入隊),內存當中數據變化情況如下:
當我們需要從右往左刪除數據時(出隊),內存當中數據變化情況如下:
當我們需要從左往右刪除數據時(出隊),內存當中數據變化情況如下:
底層數據遍歷順序和邏輯順序
上面主要談論到的數組在內存當中的佈局,但是他是具體的物理存儲數據的順序,這個順序和我們的邏輯上的順序是不一樣的,根據上面的插入順序,我們可以畫出下面的圖,大傢可以仔細分析一下這個圖的順序問題。
上圖當中隊列左側的如隊順序是0, 1, 2, 3,右側入隊的順序為15, 14, 13, 12, 11, 10, 9, 8,因此在邏輯上我們的隊列當中的數據佈局如下圖所示:
根據前面一小節談到的輸入在入隊的時候數組當中數據的變化我們可以知道,數據在數組當中的佈局為:
ArrayDeque類關鍵字段分析
// 底層用於存儲具體數據的數組 transient Object[] elements; // 這就是前面談到的 head transient int head; // 與上文談到的 tail 含義一樣 transient int tail; // MIN_INITIAL_CAPACITY 表示數組 elements 的最短長度 private static final int MIN_INITIAL_CAPACITY = 8;
以上就是ArrayDeque
當中的最主要的字段,其含義還是比較容易理解的!
ArrayDeque構造函數分析
默認構造函數,數組默認申請的長度為16
。
public ArrayDeque() { elements = new Object[16]; }
指定數組長度的初始化長度,下面列出瞭改構造函數涉及的所有函數。
public ArrayDeque(int numElements) { allocateElements(numElements); } private void allocateElements(int numElements) { elements = new Object[calculateSize(numElements)]; } private static int calculateSize(int numElements) { int initialCapacity = MIN_INITIAL_CAPACITY; // Find the best power of two to hold elements. // Tests "<=" because arrays aren't kept full. if (numElements >= initialCapacity) { initialCapacity = numElements; initialCapacity |= (initialCapacity >>> 1); initialCapacity |= (initialCapacity >>> 2); initialCapacity |= (initialCapacity >>> 4); initialCapacity |= (initialCapacity >>> 8); initialCapacity |= (initialCapacity >>> 16); initialCapacity++; if (initialCapacity < 0) // Too many elements, must back off initialCapacity >>>= 1;// Good luck allocating 2 ^ 30 elements } return initialCapacity; }
上面的最難理解的就是函數calculateSize
瞭,他的主要作用是如果用戶輸入的長度小於MIN_INITIAL_CAPACITY
時,返回MIN_INITIAL_CAPACITY
。否則返回比initialCapacity
大的第一個是2
的整數冪的整數,比如說如果輸入的是9
返回的16
,輸入4
返回8
。
calculateSize
的代碼還是很難理解的,讓我們一點一點的來分析。首先我們使用一個2
的整數次冪的數進行上面移位操作的操作!
從上圖當中我們會發現,我們在一個數的二進制數的32位放一個1
,經過移位之後最終32
位的比特數字全部變成瞭1
。根據上面數字變化的規律我們可以發現,任何一個比特經過上面移位的變化,這個比特後面的31
個比特位都會變成1
,像下圖那樣:
因此上述的移位操作的結果隻取決於最高一位的比特值為1
,移位操作後它後面的所有比特位的值全為1
,而在上面函數的最後,我們返回的結果就是上面移位之後的結果 +1
。又因為移位之後最高位的1
到最低位的1
之間的比特值全為1
,當我們+1
之後他會不斷的進位,最終隻有一個比特位置是1
,因此它是2
的整數倍。
經過上述過程分析,我們就可以立即函數calculateSize
瞭。
ArrayDeque關鍵函數分析
addLast函數分析
// tail 的初始值為 0 public void addLast(E e) { if (e == null) throw new NullPointerException(); elements[tail] = e; // 這裡進行的 & 位運算 相當於取餘數操作 // (tail + 1) & (elements.length - 1) == (tail + 1) % elements.length // 這個操作主要是用於判斷數組是否滿瞭,如果滿瞭則需要擴容 // 同時這個操作將 tail + 1,即 tail = tail + 1 if ( (tail = (tail + 1) & (elements.length - 1)) == head) doubleCapacity(); }
代碼(tail + 1) & (elements.length - 1) == (tail + 1) % elements.length
成立的原因是任意一個數 a a a對 2 n 2^n 2n進行取餘數操作和 a a a跟 2 n − 1 2^n – 1 2n−1進行&
運算的結果相等,即:
從上面的代碼來看下標為tail
的位置是沒有數據的,是一個空位置。
addFirst函數分析
// head 的初始值為 0 public void addFirst(E e) { if (e == null) throw new NullPointerException(); // 若此時數組長度elements.length = 16 // 那麼下面代碼執行過後 head = 15 // 下面代碼的操作結果和下面兩行代碼含義一致 // elements[(head - 1 + elements.length) % elements.length] = e // head = (head - 1 + elements.length) % elements.length elements[head = (head - 1) & (elements.length - 1)] = e; if (head == tail) doubleCapacity(); }
上面代碼操作結果和上文當中我們提到的,在隊列當中從右向左加入數據一樣。從上面的代碼看,我們可以發現下標為head
的位置是存在數據的。
doubleCapacity函數分析
private void doubleCapacity() { assert head == tail; int p = head; int n = elements.length; int r = n - p; // number of elements to the right of p int newCapacity = n << 1; if (newCapacity < 0) throw new IllegalStateException("Sorry, deque too big"); Object[] a = new Object[newCapacity]; // arraycopy(Object src, int srcPos, Object dest, int destPos, int length) // 上面是函數 System.arraycopy 的函數參數列表 // 大傢可以參考上面理解下面的拷貝代碼 System.arraycopy(elements, p, a, 0, r); System.arraycopy(elements, 0, a, r, p); elements = a; head = 0; tail = n; }
上面的代碼還是比較簡單的,這裡給大傢一個圖示,大傢就更加容易理解瞭:
擴容之後將原來數組的數據拷貝到瞭新數組當中,雖然數據在舊數組和新數組當中的順序發生變化瞭,但是他們的相對順序卻沒有發生變化,他們的邏輯順序也是一樣的,這裡的邏輯可能有點繞,大傢在這裡可以好好思考一下。
pollLast和pollFirst函數分析
這兩個函數的代碼就比較簡單瞭,大傢可以根據前文所談到的內容和圖示去理解下面的代碼。
public E pollLast() { // 計算出待刪除的數據的下標 int t = (tail - 1) & (elements.length - 1); @SuppressWarnings("unchecked") E result = (E) elements[t]; if (result == null) return null; // 將需要刪除的數據的下標值設置為 null 這樣這塊內存就 // 可以被回收瞭 elements[t] = null; tail = t; return result; } public E pollFirst() { int h = head; @SuppressWarnings("unchecked") E result = (E) elements[h]; // Element is null if deque empty if (result == null) return null; elements[h] = null; // Must null out slot head = (h + 1) & (elements.length - 1); return result; }
總結
在本篇文章當中,主要跟大傢分享瞭ArrayDeque
的設計原理,和他的底層實現過程。ArrayDeque
底層數組當中的數據順序和隊列的邏輯順序這部分可能比較抽象,大傢可以根據圖示好好體會一下!!!
到此這篇關於Java源碼刨析之ArrayDeque的文章就介紹到這瞭,更多相關Java ArrayDeque內容請搜索WalkonNet以前的文章或繼續瀏覽下面的相關文章希望大傢以後多多支持Walkon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