詳解Python變量與註釋高級用法

Python變量與註釋高級用法

1.概述

好的變量和註釋並非為計算機而寫,而是為每個閱讀代碼的人而寫。變量與註釋是表達作者思想的基礎,他們對代碼質量的貢獻母庸質疑。

2.變量

2.1.變量解包

1.什麼是變量解包

把一個可迭代對象的所有成員,一次性的賦值給多個變量的過程就是變量解包。

2.變量解包語法

# 變量解包
username = ['zhangsan', '18']
name, age = username
print('name:{}, age:{} '.format(name, age))

# 嵌套類型變量解包
username = [1, ['zhangsan', 18]]
number, (name, age) = username
print('number:{}, name:{}, age:{}'.format(number, name, age))

# 匹配模式解包
data = ['zhangsan', 'banana', 'apple', 'orange', 18]
name, *fruits, score = data
print('name:{}, fruits:{}, score:{}'.format(name, fruits, score))

# 切片解包
data = ['zhangsan', 'banana', 'apple', 'orange', 18]
name, fruits, score = data[0], data[1:-1], data[-1]
print('name:{}, fruits:{}, score:{}'.format(name, fruits, score))

# 變量解包用到for循環
for name, age in [('zhangsan', 15), ('lisi', 18)]:
    print('name:{}, age:{}'.format(name, age))

# 單下劃線變量名
username = ['zhangsan', 19]
name, _ = username
print(name, _)

2.2.給變量註明類型

1.變量註明類型介紹

python給變量註明類型,與java變量類型不同,python的變量類型隻是一種提示功能,不提供任何校驗功能。
因此傳入的變量類型與校驗類型不一致也不會報錯。

變量註明類型語法非常簡單,在變量名稱後面用冒號分隔表名類型即可。

2.變量註明類型示例

# list表示參數為列表類型,int表示裡面的成員是整形
def remove_invalid(item: list[int]):
    print(item)
# 傳入符合變量類型參數
remove_invalid([1, 2, 3])
# 傳入不符合變量類型參數,不影響函數執行結果。
remove_invalid(1)

# 類型註解使用demo
class Duck:
    def __init__(self, color:str):
        self.color = color
    # 為quack方法註明返回值類型為None
    def quack(self) -> None:
        print(f"Hi, I'm a {self.color} duck")

# -> List[Duck]:用typing模塊的List對象為函數返回值標註具體類型
def create_random_ducks(number:int) -> List[Duck]:
    # 為變量加上類型聲明
    ducks: List[Duck] = []

    for _ in number:
        color = random.choice(['yellow', 'white', 'gray'])
        ducks.append(Duck(color=color))
    return ducks
ducks = create_random_ducks((1,2,3))
for duck in ducks:
    duck.quack()

2.3.變量命名原則

給變量起名主要有兩種流派:一是通過大小寫界定單詞的駝峰命名,例如Java語言。二是通過下劃線連接的蛇形命名,例如python語言。

  • 遵循PEP8原則
  • 描述性要強
  • 長度盡量短
  • 變量註明類型
  • 超短命名

1.遵循PEP8原則

PEP8原名《Python Enhacement Proposal #8》譯為《8 號 Python 增強規范》為代碼編寫風格提供瞭指南,變量命名部分規范如下。

  • 普通變量,使用蛇形命名法,比如max_value
  • 常量,采用全部大寫字母,使用下劃線連接,比如 MAX_VALUE
  • 僅內部使用變量,在變量前增加下劃線前綴,比如 _local_var
  • 變量名稱與python關鍵字沖突時,在變量末尾追加下劃線,比如 class_

2.描述性要強

寫作過程中一項重要的工作就是為句子斟酌恰當的詞語,不同的詞語描述性的強弱是不同的。比如”冬天傲骨的梅花“ 就比 ”花“ 描述性要強。為變量命名和詞語一樣,同樣有描述性強弱之分。
下面是描述性強弱不同的變量,對比可以感受到描述性強的變量名稱使代碼更易讀。

# 描述性弱的變量名稱:看不出它在描述什麼
vlaue = process(s.strip())

# 描述性強的變量名稱:從用戶輸入參數中解析出用戶名稱,並剔除參數中的空格。
username = extract_username(input_string.strip())

3.長度盡量短

假如一個特別長的重復出現,讀者不會覺得它精確,反而是囉嗦難讀。在保證描述性清晰前提下,盡量讓名字簡短易讀,通常控制在4個單詞內。

4.變量註明類型

雖然python的變量不需要聲明類型,但是為瞭提升可讀性,我們可以為變量註明類型。
除瞭為變量註明類型外,還有約定俗稱的變量名稱與類型建立匹配關系,下面是一些變量名稱和類型匹配的例子。

變量名 含義 說明
is_superuser 是否是超級用戶 is 表示是或不是
has_errors 有沒有錯 hans 表示有或沒有
allow_empty 是否允許空值 allow表示是否允許

5.超短命令

在變量命名中有一類名稱比較特別,隻有一兩個字母,通常他們分為兩類,一類是大傢約定俗稱的短名字,另一類是起別名。

約定俗稱常用名稱

  • 數組索引三劍客 i、j、k
  • 某個整數 n
  • 某個字符串 s
  • 某個異常 e
  • 文件對象 fp

長名稱起別名

is_not_normal as l

3.註釋

註釋不會影響代碼的行為,它會影響代碼的可讀性。

3.1.註釋類型

python的註釋分為兩種,一種是代碼內註釋,一種是函數、類的註釋也稱為接口註釋。

行內註釋

# 使用strip()去掉空格的好處:
# 1.數據庫保存數據時占用空間更小
# 2.不必因為用戶多打瞭空格而要求用戶重新輸入。

username = extract_username(input_string.strip())

接口註釋

class Person:
	# 使用三個單引號或三個雙引號就是接口註釋。
	'''人
	:param name: 姓名
	: param age: 年齡
	: param favrite_color: 最喜歡的顏色
	'''
	def __init__(self, name, age, favrite_color):
		self.name = name
		self.age = age
		self.favrite_color = color

3.2.錯誤使用註釋案例

1.用註釋屏蔽代碼

在編程中會用註釋屏蔽代碼,如果這些代碼不需要瞭可以直接刪掉,如果需要用到這些代碼可以從Git倉庫中找到。臨時註釋掉的大段代碼,對於閱讀代碼的人來說是一種幹擾,沒有任何意義。

2.用註釋復述代碼

# 調用strip()去掉空格
input_string = input_string.strip()

上面這樣的註釋完全是冗餘的,因為讀者從代碼本身就能讀到註釋裡的信息。好的註釋應該是這樣

# 如果將帶有空格的參數傳遞到後端處理,可能會造成服務奔潰
# 因此使用strip()去掉收尾空格
input_string = input_string.strip()

註釋作為代碼之外的說明性文字,應該盡量提供那些讀者無法從代碼裡讀出的信息,描述代碼為什麼要這麼做,而不是簡單復述代碼本身。

除瞭為什麼的解釋性註釋外,還有一種註釋也很常見:指引性註釋
這種註釋不復述代碼,而是簡明扼要概括代碼功能,起到”代碼導讀“作用。
指引性註釋並不提供代碼裡讀不到東西——假如沒有註釋,耐心讀完所有代碼也能知道代碼做瞭什麼。指引性註釋就是降低代碼認知的成本,讓我們更容易理解代碼的意圖。

指引性註釋示例

# 初始化訪問服務的client對象
token = token_service.get_token()
service_client = ServiceClient(token = token)
service_client.ready()

3.弄錯接口註釋的受眾

到此這篇關於Python變量與註釋高級用法的文章就介紹到這瞭,更多相關Python變量與註釋內容請搜索WalkonNet以前的文章或繼續瀏覽下面的相關文章希望大傢以後多多支持WalkonNet!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