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中 Sort函數詳細解析
前言
sort函數是algorithm庫下的一個函數,sort函數是不穩定的,即大小相同的元素在排序後相對順序可能發生改變,如果某些場景需要保持相同元素間的相對順序,可使用stable_sort
函數,這裡不過多介紹。
一、sort函數調用的兩種方式
默認: 兩個參數first
,last
,將[first, last)
區間內元素升序排列。【註意區間為左閉右開】
自定義排序: 需用戶指定排序規則Compare comp
,將 [first, last)
區間內的元素按照用戶指定的順序排列。
二、sort函數使用場景
由於在排序過程中涉及到元素交換等操作,所以sort函數僅支持可隨機訪問的容器,如數組, string、vector、deque等。
三、sort函數排序原理
sort()
並非隻是普通的快速排序,除瞭對普通的快速排序進行優化,它還結合瞭插入排序和堆排序。根據不同的數量級別以及不同情況,能自動選用合適的排序方法。當數據量較大時采用快速排序,分段遞歸。一旦分段後的數據量小於某個閥值,為避免遞歸調用帶來過大的額外負荷,便會改用插入排序。而如果遞歸層次過深,有出現最壞情況的傾向,還會改用堆排序。
所以無論元素初始時為何種狀態,sort()
的平均排序復雜度為均為O(N*log2(N)) ,具有不錯的的性能,在刷算法題時,可以直接使用sort()來對數據進行排序,而不需手動編寫排序函數。
四、sort函數使用案例
1.升序排列
sort函數如果不傳入第三個參數,則默認是升序排列。
#include<iostream> #include<vector> #include<algorithm> using namespace std; int main() { // 方式一、使用數組 int a[10] = {9, 6, 3, 8, 5, 2, 7, 4, 1, 0}; sort(a, a + 10); // 10為元素個數 for (int i = 0; i < 10; i++) cout << a[i] << ' '; // 輸出排序後數組 cout << endl; // 方式二、使用 vector vector<int> arr = {9, 6, 3, 8, 5, 2, 7, 4, 1, 0}; sort(arr.begin(), arr.end()); // 10為元素個數 for (int i = 0; i < 10; i++) cout << arr[i] << ' '; // 輸出排序後數組 return 0; }
2.降序排列
實現方式1
實現降序排列,需傳入第三個參數–比較函數,greater<type>()
,這裡的元素為int
類型,即函數為 greater<int>()
; 如果是其他基本數據類型如float
、double
、long
等也是同理。
#include<iostream> #include<vector> #include<algorithm> using namespace std; int main() { // 方式一、使用數組 int a[10] = {9, 6, 3, 8, 5, 2, 7, 4, 1, 0}; sort(a, a + 10, greater<int>()); // 10為元素個數 for (int i = 0; i < 10; i++) cout << a[i] << ' '; // 輸出排序後數組 cout << endl; // 輸出 9 8 7 6 5 4 3 2 1 0 // 方式二、使用 vector vector<int> arr = {9, 6, 3, 8, 5, 2, 7, 4, 1, 0}; sort(arr.begin(), arr.end(), greater<int>()); for (int i = 0; i < 10; i++) cout << arr[i] << ' '; // 輸出排序後數組 return 0; }
實現方式2
我們也可以使用自定義的比較函數,函數的返回值為bool
類型, 例如:
bool cmp(int num1, int num2) { return num1 > num2; // 可以簡單理解為 > 降序排列; < 升序排列 }
#include<iostream> #include<vector> #include<algorithm> using namespace std; bool cmp(int num1, int num2) { return num1 > num2; // 可以簡單理解為 >: 降序排列; < : 升序排列 } int main() { // 一、使用數組 int a[10] = {9, 6, 3, 8, 5, 2, 7, 4, 1, 0}; sort(a, a + 10, cmp); // 使用自定義排序函數 for (int i = 0; i < 10; i++) cout << a[i] << ' '; // 輸出排序後數組 cout << endl; // 輸出 9 8 7 6 5 4 3 2 1 0 // 二、使用 vector vector<int> arr = {9, 6, 3, 8, 5, 2, 7, 4, 1, 0}; sort(arr.begin(), arr.end(), cmp); // 使用自定義排序函數 for (int i = 0; i < 10; i++) cout << arr[i] << ' '; // 輸出排序後數組 return 0; }
3.結構體排序(自定義比較函數)
要對元素進行排序,前提是元素之間可以進行比較,即誰大誰小。 基本數據類型可直接進行大小比較, 但結構體元素之間的大小關系需要我們自己指定,如果不指定,則結構體之間大小關系就不確定,則不能夠排序。
結構體排序案例1: 對學生信息進行排序
學生有姓名
,分數
兩個屬性,
struct Student { // 學生結構體 string name; // 學生姓名 int grade; // 學生分數 Student(); // 無參數構造函數 Student(string name, int grade) : name(name), grade(grade) {}; // 有參數構造函數 };
需求: 對一個班級內的學生成績進行排序,首先按成績進行排序降序排列,若成績相同,則按照姓名字典順序升序排列。
自定義排序函數;
bool cmp(Student s1, Student s2) { // 自定義排序 if (s1.grade != s2.grade) { // 如果學生成績不相同 return s1.grade > s2.grade; // 則按照成績降序排列 } return s1.name < s2.name; // 否則按照姓名升序排列 }
排序代碼:
#include<iostream> #include<vector> #include<algorithm> using namespace std; struct Student { // 學生結構體 string name; // 學生姓名 int grade; // 學生分數 Student(); // 無參數構造函數 Student(string name, int grade) : name(name), grade(grade) {}; // 有參數構造函數 }; bool cmp(Student s1, Student s2) { // 自定義排序 if (s1.grade != s2.grade) { // 如果學生成績不同 return s1.grade > s2.grade; // 則按照成績降序排列 } return s1.name < s2.name; // 否則按照姓名升序排列 } int main() { vector<Student> studs; studs.emplace_back("Bob", 80); studs.emplace_back("Ali", 90); studs.emplace_back("Ann", 85); studs.emplace_back("Liming", 90); studs.emplace_back("Trump", 79); studs.emplace_back("Fury", 58); studs.emplace_back("Jam", 62); studs.emplace_back("Lucy", 89); sort(studs.begin(), studs.end(), cmp); // 排序 for (int i = 0; i < studs.size(); i++) { // 輸出結果 cout << studs[i].name << "\t" << studs[i].grade << endl; } return 0; }
五、自定義comp函數返回true或false作用
bool cmp(int num1, int num2) { // 實現降序排列 return num1 > num2; // num1大於num2時返回true,否則返回false }
自定義函數返回值為bool
類型
- 若返回
true
,則表示num1
與num2
應該交換順序; - 若返回
false
, 則num1
與num2
保持原有順序;
下面舉例說明自定義比較函數的執行過程:
對 2, 5, 1, 3, 4 降序排列
調用cmp函數時,將5賦值給num1, 2賦值給num2 (註意順序)
5 > 2, 返回true,num1 與 num2需進行交換;即5應該在2的前面
數組變為 5, 2, 1, 3, 4第二次 將3賦值給num1, 1賦值給num2,
3 > 1, 返回true,num1 與 num2需進行交換;即3應該在1的前面
數組變為 5, 2, 3, 1, 4之後經過數次的比較與交換最終排序完成。
最終得到 5 4 3 2 1
到此這篇關於C++中 Sort函數詳細解析的文章就介紹到這瞭,更多相關C++ Sort函數 內容請搜索WalkonNet以前的文章或繼續瀏覽下面的相關文章希望大傢以後多多支持WalkonNet!
推薦閱讀:
- C++STL教程之vector模板的使用
- 一篇文章帶你瞭解C++(STL基礎、Vector)
- C++ accumulate函數詳細介紹和具體案例
- C++:函數對象,STL提供的函數對象,函數適配器詳解
- C++ STL中五個常用算法使用教程及實例講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