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ust 語言的全鏈路追蹤庫 tracing使用方法
在一個應用程序或庫的開發過程中,除瞭其本身的邏輯以外,開發人員還需要做很多額外的工作,以保證編寫的代碼可以正確的運行,或者在出錯時可以快速定位到錯誤的位置以及原因,這就需要引入一些額外的工具,trace 就是其中特別好用的一種,下文我將會簡單介紹 trace,並以 Rust 為例,演示 trace 在 Rust 中的使用方法。
可觀測性
Logs、Metrics 和 Traces 並稱為可觀測性三大支柱,通過分析它們輸出的數據,開發人員能夠更好的觀測到系統的運行狀況,更快的定位問題,從而提高系統的可靠性。
日志(Logs)
日志作為最常用的可觀測性數據源之一,相信多數開發者都比較熟悉。其本質上就是一種帶有時間戳的離散事件記錄,通常用於記錄系統的運行狀態,日志的使用十分簡單,隻需要在代碼中需要報告信息的點添加一行代碼,就可以將這些信息輸出到控制臺或文件中,但是日志也有很大的缺點,它的輸出是離散的,這意味著在記錄的時候,無法將日志信息相互關聯,也無法知道日志信息的上下文,尤其是在多線程的環境下,最終輸出的信息比較混亂,不便於檢索和分析。
指標(Metrics)
指標是一種定量衡量,例如平均值、比率和百分比等。其值始終為數字而非文本,可以通過數學方法統計和分析,其主要用於描述系統運行狀態的數據,比如 CPU 的使用率、內存的使用率、磁盤的使用率等,這些數據可以用來監控系統的運行狀態,也可以用來預警。
追蹤(Traces)
追蹤是一種用於記錄系統中一次請求的完整生命周期的數據,它可以記錄下一個請求從開始到結束的所有信息,包括請求的發起者、接收者、請求的路徑、請求的狀態、請求的耗時、請求的錯誤信息等,這些信息可以用來分析系統的性能瓶頸,也可以用來分析系統的錯誤。追蹤本質上也是一種日志,他與日志的數據結構十分相似,但是它能夠提供比日志更豐富的信息。特別是在分佈式系統中,追蹤能夠跨越多個服務,匯總出一次請求的完整信息,讓開發人員能夠更方便的找到系統中的問題。
Rust 中的 Trace
Rust 社區中比較有名的 trace 實現有三個:
- tracing 由 tokio 團隊維護,目前使用最廣泛,生態也比較完善
- rustracing 使用人數相對較少
- minitrace tikv 團隊打造,性能最好
接下來就以 tracing 為例,介紹一下trace 的核心概念以及使用方法:
Span
Span 可以說是 trace 中最關鍵的概念之一,它表示的是一個過程,也就是一段時間內發生的所有事件的集合,其數據結構中包含著 Span 的開始時間和結束時間,在分析數據是可以借助工具直觀的看到某次請求或操作的耗時情況。在同一個 trace 流程中的所有 Span 都共享這相同的 Trace Id ,每個 Span 也有著自己的 Span Id,並且 Span 還支持嵌套,嵌套的 Span 中也會保存著相應的父子關系,最終可以靠這些信息,將請求的完整生命周期串聯起來,並且不會與相同時間段內的其他請求產生幹擾。
use tracing::{span, Level}; fn main() { let span = span!(Level::INFO, "span"); let _enter = span.enter(); // enter 後進入該 span 的上下文 // 可以記錄信息到 span 中 } // 離開作用域後,_enter 被 drop,對應的 span 在此結束
以上代碼是創建並使用一個 Span 最簡單的方式,除此以外還有幾種不同的方式
#[instrument] // tracing 會為當前函數自動創建 span ,該 span 名與函數相同,並且整個函數都在該 span 的上下文內 fn do_something() { // some event let span = span!(Level::INFO, "external function"); span.in_scope(|| some_external_function()); //對於無法添加 #[instrument] 的外部函數,也可以使用 in_scope 方法讓其在 span 的上下文中執行 } #[instrument] // 此方法同樣對異步函數適用 async fn do_something_async() { let future = async { // some async code }; let span = span!(Level::INFO, "future"); future.instrument(span).await; // 也可以在 future .await 之前將 span 附加給 future } // async 代碼中要避免以下情況 async fn some_async_code() { let span = span!(Level::INFO, "span"); let _enter = span.enter(); // 此處進入 span 的上下文,直到 _enter 被 drop 後才會結束 async_fn().await; // .await 時,task 可能會讓出當前線程的執行權,而此時 _enter 還沒有 drop,因此可能會錯誤的記錄到其他 task 的 enent. }
Event
Event 與日志類似,表示的是某一個時間點發生的事件,但與日志不同的是,Event 可以將信息記錄到 Span 的上下文中,這樣在分析數據時,可以直接查看 Span 中發生的所有事件。
use tracing::{event, info, span, Level}; fn main() { event!(Level::INFO, "event"); // 在 span 的上下文之外記錄一個 Leval 為 INFO 的 event let span = span!(Level::INFO, "span"); let _enter = span.enter(); event!(Level::INFO, "event"); // 在 span 的上下文內記錄 event info!("something with info level"); // 也可以使用和 log 相同的形式記錄 event }
Collector
以上的示例不會有任何可見的輸出,因為我們還沒有配置 Collector,tracing 中所有的 Span 和 Event 都是通過 Collector 來收集的,Collector 會將 Span 和 Event 以一定的格式輸出到指定的地方,比如 stdout、stderr、文件、網絡等。tracing-subscriber 的 fmt 模塊提供瞭一個 Collector ,可以方便的輸出事件信息。
use tracing::info; use tracing_subscriber; fn main() { // 初始化全局 Collector tracing_subscriber::fmt::init(); info!("Hello, world!"); }
運行上面這段代碼,可以在終端中看到一條 INFO 級別的事件,如果需要將 Trace 信息發送到其他地方,就要用到其他的 Collector 實現,比如 tracing-appender 這個 crate,可以將 Trace 信息輸出到文件中。
在 Rust 中使用
tracing 的完整示例
use std::{thread::sleep, time::Duration}; use tracing::{debug, info, info_span, instrument}; #[instrument] fn expensive_work(secs: u64) { debug!("doing expensive work"); sleep(Duration::from_secs(secs)); debug!("done with expensive work"); } fn main() { tracing_subscriber::fmt() // enable everything .with_max_level(tracing::Level::TRACE) // sets this to be the default, global collector for this application. .init(); let span = info_span!("root"); let _enter = span.enter(); info!("some info in the root span"); expensive_work(1); }
運行以上代碼將會的到以下輸出
2022-12-01T02:50:59.425475Z INFO root: tracing_example: some info in the root span
2022-12-01T02:50:59.425518Z DEBUG root:expensive_work{secs=1}: tracing_example: doing expensive work
2022-12-01T02:51:00.425722Z DEBUG root:expensive_work{secs=1}: tracing_example: done with expensive work
每個事件都已相同的格式輸出,此輸出模式下,與 log 的輸出十分相似,
但 tracing 輸出的內容多出瞭 Span 相關的信息。由 instrument 生成的 Span 還自動添加瞭函數的參數信息。下面介紹的 OpenTelemetry 和 Jaeger,還可以讓我們更加直觀的查看 Span 之間的時間關系。
Trace 的標準化
想要讓 Trace 跨越多個服務,集成到多種不同的語言,那就必須要規定大傢相互調用的規范,要遵守一套相同的協議,才能讓 Trace 的數據在不同的系統中都能夠正常傳遞,Trace 早期誕生瞭兩種規范,分別是 OpenTracing 和 OpenCensus,後來為瞭規范的統一,OpenTracing 和 OpenCensus 合並成瞭 OpenTelemetry,現在已經成為瞭 Trace 的事實標準。OpenTelemetry 提供瞭不同語言的 SDK,可以方便的集成到不同的系統中,對於 Rust ,它提供瞭一系列相關的 crate 用於集成。tracing 也提供瞭 tracing-OpenTelemetry 用來將其收集到的信息發送到兼容 OpenTelemetry 的分佈式追蹤系統中。
Trace 數據的可視化分析
Jaeger 是受到 Dapper 和 OpenZipkin 啟發的開源分佈式跟蹤系統,由 Uber 開發,現已捐贈給 CNCF。Jaeger 通過收集 Trace 數據,將其可視化展示,方便開發者分析系統的問題。下圖為 Jaeger 部署的示例。
要將 Trace 數據發送給 Jaeger,需要在我們的應用中添加 jaeger-client 。OpenTelemetry 提供的 crate 中,就包括瞭響應的 jaeger-clinet 實現: opentelemetry-jaeger。它會將 Span 信息以 UDP 包的形式發送到 jaeger-agent,jaeger-agent 將一段時間內的數據打包分批發送到 jaeger-collector,再由 jaeger-collector 把數據存入數據庫內,我們在 jaeger 的 UI 中就可以查詢到這些數據。
OpenTelemetry 的倉庫中也提供瞭以上流程的示例,我們可以直接運行這個示例,然後在 jaeger 的前端我們就可以得到下圖的內容:
有瞭這些數據,開發人員就能夠快速定位到請求的主要耗時部分,也能夠通過其中包含的事件獲取到請求內的消息記錄。
總結
對於大多數同步程序,用 Log 就能夠滿足需求,並且使用起來也足夠簡單,但是一旦涉及到異步程序或其他的一些復雜情況,Log 就會變得不那麼好用瞭,一段時間內的 Log 信息可能來自於多個不同的處理流程,難以快速方便的獲取我們需要的信息,而 Trace 則能夠很好的解決這個問題。
到此這篇關於Rust 語言的全鏈路追蹤庫 tracing的文章就介紹到這瞭,更多相關Rust 全鏈路追蹤庫 內容請搜索WalkonNet以前的文章或繼續瀏覽下面的相關文章希望大傢以後多多支持WalkonNet!
推薦閱讀:
- Rust語言從入門到精通之Tokio的Channel深入理解
- python協程與 asyncio 庫詳情
- Sleuth+logback 設置traceid 及自定義信息方式
- 關於Rust 使用 dotenv 來設置環境變量的問題
- Python Asyncio模塊實現的生產消費者模型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