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ython match語句的具體使用

python 3.10支持match語句,3,10以下不支持。

match語句接受一個表達式,並將其值與作為一個或多個case塊給出的連續模式進行比較。這表面上類似於C、Java或JavaScript(以及許多其他語言)中的switch語句,但更類似於Rust或Haskell等語言中的模式匹配。隻有第一個匹配的模式才會被執行,它還可以將值中的組件(序列元素或對象屬性)提取到變量中。

最簡單的形式是將一個目標值與一個或多個字面值進行比較:

def http_error(status):
    match status:
        case 400:
            return "Bad request"
        case 404:
            return "Not found"
        case 418:
            return "I'm a teapot"
        case _:
            return "Something's wrong with the internet"

註意最後一個代碼塊:“變量名” _ 被作為 通配符 並必定會匹配成功。 如果沒有 case 語句匹配成功,則不會執行任何分支。

使用 | (“ or ”)在一個模式中可以組合多個字面值:

case 401 | 403 | 404:
    return "Not allowed"

模式的形式類似解包賦值,並可被用於綁定變量:

# point is an (x, y) tuple
match point:
    case (0, 0):
        print("Origin")
    case (0, y):
        print(f"Y={y}")
    case (x, 0):
        print(f"X={x}")
    case (x, y):
        print(f"X={x}, Y={y}")
    case _:
        raise ValueError("Not a point")

請仔細研究此代碼! 第一個模式有兩個字面值,可以看作是上面所示字面值模式的擴展。但接下來的兩個模式結合瞭一個字面值和一個變量,而變量 綁定 瞭一個來自目標的值(point)。第四個模式捕獲瞭兩個值,這使得它在概念上類似於解包賦值 (x, y) = point。

如果使用類實現數據結構,可在類名後加一個類似於構造器的參數列表,這樣做可以把屬性放到變量裡:

class Point:
    x: int
    y: int
 
def where_is(point):
    match point:
        case Point(x=0, y=0):
            print("Origin")
        case Point(x=0, y=y):
            print(f"Y={y}")
        case Point(x=x, y=0):
            print(f"X={x}")
        case Point():
            print("Somewhere else")
        case _:
            print("Not a point")

可在 dataclass 等支持屬性排序的內置類中使用位置參數。還可在類中設置 __match_args__ 特殊屬性為模式的屬性定義指定位置。如果它被設為 ("x", "y"),則以下模式均為等價的,並且都把 y 屬性綁定到 var 變量:

Point(1, var)
Point(1, y=var)
Point(x=1, y=var)
Point(y=var, x=1)

讀取模式的推薦方式是將它們看做是你會在賦值操作左側放置的內容的擴展形式,以便理解各個變量將會被設置的值。 隻有單獨的名稱(例如上面的 var)會被 match 語句所賦值。 帶點號的名稱 (例如 foo.bar)、屬性名稱(例如上面的 x= 和 y=)或類名稱(通過其後的 "(…)" 來識別,例如上面的 Point)都絕不會被賦值。

模式可以任意地嵌套。例如,如果有一個由點組成的短列表,則可使用如下方式進行匹配:

match points:
    case []:
        print("No points")
    case [Point(0, 0)]:
        print("The origin")
    case [Point(x, y)]:
        print(f"Single point {x}, {y}")
    case [Point(0, y1), Point(0, y2)]:
        print(f"Two on the Y axis at {y1}, {y2}")
    case _:
        print("Something else")

為模式添加成為守護項的 if 子句。如果守護項的值為假,則 match 繼續匹配下一個 case 語句塊。註意,值的捕獲發生在守護項被求值之前:

match point:
    case Point(x, y) if x == y:
        print(f"Y=X at {x}")
    case Point(x, y):
        print(f"Not on the diagonal")

match 語句的其他特性:

  • 與解包賦值類似,元組和列表模式具有完全相同的含義,並且實際上能匹配任意序列。 但它們不能匹配迭代器或字符串。
  • 序列模式支持擴展解包操作:[x, y, *rest] 和 (x, y, *rest) 的作用類似於解包賦值。 在 * 之後的名稱也可以為 _,因此,(x, y, *_) 可以匹配包含至少兩個條目的序列,而不必綁定其餘的條目。
  • 映射模式:{"bandwidth": b, "latency": l} 從字典中捕獲 "bandwidth" 和 "latency" 的值。與序列模式不同,額外的鍵會被忽略。**rest 等解包操作也支持。但 **_ 是冗餘的,不允許使用。

使用 as 關鍵字可以捕獲子模式:

case (Point(x1, y1), Point(x2, y2) as p2): ...

將把輸入的第二個元素捕獲為 p2 (隻要輸入是包含兩個點的序列)

大多數字面值是按相等性比較的,但是單例對象 True, False 和 None 則是按標識號比較的。

模式可以使用命名常量。 這些命名常量必須為帶點號的名稱以防止它們被解讀為捕獲變量:

from enum import Enum
class Color(Enum):
    RED = 'red'
    GREEN = 'green'
    BLUE = 'blue'
 
color = Color(input("Enter your choice of 'red', 'blue' or 'green': "))
 
match color:
    case Color.RED:
        print("I see red!")
    case Color.GREEN:
        print("Grass is green")
    case Color.BLUE:
        print("I'm feeling the blues :(")

到此這篇關於Python match語句的具體使用的文章就介紹到這瞭,更多相關Python match內容請搜索WalkonNet以前的文章或繼續瀏覽下面的相關文章希望大傢以後多多支持WalkonNet!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