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ue詳細的入門筆記

一、 前言

最近找瞭些教程,順帶著趴在官網上,看瞭看 Vue 的一些內容,入門的一些概念,以及基礎語法,還有一些常用的操作,瞄瞭一眼,通篇文字+貼瞭部分代碼 9000 多字,入門語法什麼的還是很好理解的,以前也有一定做小程序的基礎,感覺還是很相似的,不過對於一些稍復雜的點,感覺還是總結的不夠細致,例如插槽,和計算屬性等,平時前端的東西看的也不是很多,學習過程中整理的筆記,和大傢一起分享交流!歡迎各位大大交流意見~

二 、初始 Vue

(一) Vue 概念理解

(1) Vue.js 是什麼

Vue (讀音 /vjuː/,類似於 view) 是一套用於構建用戶界面的漸進式框架。與其它大型框架不同的是,Vue 被設計為可以自底向上逐層應用。Vue 的核心庫隻關註視圖層,不僅易於上手,還便於與第三方庫或既有項目整合。

(2) 漸進式框架是什麼

看瞭一些教程以及文章,簡單理解的漸進式框架就三個字【不強求】,Vue並不強求你用它的所有內容(功能特性),用戶完全可以根據自己情況進行選擇,使用其部分即可。

這一塊某乎上有一個比較好的答案,很容易度娘到,貼瞭部分

vue即主張較少,也就是說可以在原有系統上面,引入vue直接就可以當jquery用,使用 vue,你可以在原有大系統的上面,把一兩個組件改用它實現,當 jQuery 用;也可以整個用它全傢桶開發

(二) MVVM 架構

正式學習 Vue 前我們首先還需要瞭解一個基於前端的架構模式,也就是 MVVM ,它是 Model-View-ViewMode 的簡寫,其關系簡單的描述為下圖:

Model(模型層):表示 Javascript 數據對象

View(視圖層):表示 DOM,也可以簡單理解為前端展示的內容

ViewModel:連接視圖和數據,即用於雙向綁定數據與頁面

在 MVVM 架構中,視圖和數據是沒有辦法直接進行溝通的,隻能通過 ViewModel 來做一個中間關系,ViewModel 可以觀察到數據的變化,然後更新視圖內容,亦或者監聽到視圖的變化,並能通知數據發生改變

後面我馬上會寫一個入門的小案例,可以一起來體會一下它的特點!

(三) Vue 的優點

1、體積小

壓縮後33K

2、更高的運行效率

基於虛擬dom一種可以預先通過 javascript 進行各種計算,把最終的 DOM操作計算出來並優化的技術,由於這個DOM操作屬於預處理操作,並沒有真實的操作DOM,所以 叫做虛擬DOM。

3、雙向數據綁定

讓開發者不用再去操作 dom 對象,把更多的精力投入到業務邏輯上

4、生態豐富、學習成本低

市場上擁有大量成熟、穩定的基於 vue.js 的 ui 框架、常用組件!拿來即用實現快速開發對初學者友好、入門容易、學習資料多

(四) 入門案例

編寫 Vue 你可以選擇使用 Vscode 、 HBuilder 、sublime、Webstrom、甚至 IDEA 都是可以的,自行選擇就好瞭

首先我們需要引入 Vue,你可以去官網直接 down 下文件,進行一個本地的引入,類似引入 jQuery,或者使用一個網絡的引用,例如下文中,在官網中就可以找到這種引入或下載的地址

可以看到,引入後,我們通過 new 的這種形式創建瞭一個 Vue 的實例,其中通過 el 找到 id 值為 hello 的 div 進行綁定,在 data 中進行一個賦值,而在div 中 通過兩組大括號來對數據進行回顯

如果你有一些微信小程序的基礎的話,其實可以發現,這兩者結構看起來似乎有一些相似的

<!DOCTYPE html>
<html lang="en">
<head>
  <meta charset="UTF-8">
  <title>Title</title>
</head>
<body>

<div id="hello">
  <h2>{{content}}</h2>
</div>

<script src="https://cdn.jsdelivr.net/npm/[email protected]"></script>
<script>
  var vm = new Vue({
      el: "#hello",
      data:{
        content: "Hello Vue!"
      }
  })
</script>

</body>
</html>

回顯數據肯定是沒問題的,我們試著在控制臺修改 content 的值,可以看到隨之頁面也就發生改變瞭

我們已經成功創建瞭第一個 Vue 應用!看起來這跟渲染一個字符串模板非常類似,但是 Vue 在背後做瞭大量工作。現在數據和 DOM 已經被建立瞭關聯,所有東西都是響應式的。我們要怎麼確認呢?打開你的瀏覽器的 JavaScript 控制臺 (就在這個頁面打開),並修改 app.message 的值,你將看到上例相應地更新。

註意我們不再和 HTML 直接交互瞭。一個 Vue 應用會將其掛載到一個 DOM 元素上 (對於這個例子是 #app) 然後對其進行完全控制。那個 HTML 是我們的入口,但其餘都會發生在新創建的 Vue 實例內部。—— Vue 官網

三 、Vue 基本語法

(一) 聲明式渲染

如果有接觸過 Thymeleaf 這樣的模板,你可以看出來,上面的 Vue 案例就是采用瞭一個簡潔模板語法,即兩組大括號包裹值,來聲明式聲明式地將數據渲染進 DOM 的系統,這其實和 Thymeleaf 中的 $ 加一組大括號 是相似的

我們還有一種綁定元素的方式:即使用指令

<div id="hello-2">
  <span v-bind:title="content">
    鼠標懸停幾秒鐘查看此處動態綁定的提示信息!
  </span>
</div>

<script src="https://cdn.jsdelivr.net/npm/[email protected]"></script>
<script>
  var vm = new Vue({
      el: "#hello-2",
      data:{
        content: '頁面加載於 ' + new Date().toLocaleString()
      }
  })
</script>

觀察結果,我們將鼠標懸停在文字上方,被綁定的數據就會出現

你看到的 v-bind attribute 被稱為指令。指令帶有前綴 v-,以表示它們是 Vue 提供的特殊 attribute,代碼的意思就是將這個元素節點的 title attribute 和 Vue 實例的 content property 保持一致”

如果你在控制臺進行修改 vm.content 的值,綁定的數據依舊會發生變化

註:使用 v-bind 需要頭部引入一個約束

<html lang="en" xmlns:v-bind="http://www.w3.org/1999/xhtml">

如果使用 IDEA 安裝 Vue.js 插件 會有提示補全

(二) 條件判斷

條件判斷使用的指令就是 v-if 、v-else-if、v-else

來看兩個例子,首先是對於 true 或者 false 的判斷

<div id="hello-3">
  <h2 v-if="isBoy">是男孩</h2>
  <h2 v-else>是女孩</h2>

</div>

<script src="https://cdn.jsdelivr.net/npm/[email protected]"></script>
<script>
  var vm = new Vue({
      el: "#hello-3",
      data:{
        isBoy: true
      }
  })
</script>

默認顯示是男孩,我們接著在控制臺修改為false

接著是對於值的判斷,我們拿一個比較成績的小例子,不過對數值的約束還是不夠嚴謹的,僅僅為瞭講解 if 這個例子,明白意思就行

<div id="hello-3">
  <h2 v-if="score < '60'">成績不及格</h2>
  <h2 v-else-if="score >= '60' && score < '80'">成績及格</h2>
  <h2 v-else>成績優秀</h2>

</div>

<script src="https://cdn.jsdelivr.net/npm/[email protected]"></script>
<script>
  var vm = new Vue({
      el: "#hello-3",
      data:{
          score: 66
      }
  })
</script>

在結果中繼續修改看看

(三) 循環

通過 v-for 就可以進行循環遍歷,真例如 java 中的 增強for 隻不過是把 冒號 換成瞭 in,students 對應 data 中的數組名,student 代表其中的每一項,通過 XXX.xx 的形式取出具體的屬性值

<div id="hello-4">
  <li v-for="student in students">
    {{student.name}}
  </li>
</div>

<script src="https://cdn.jsdelivr.net/npm/[email protected]"></script>
<script>
    var vm = new Vue({
        el: "#hello-4",
        data: {
            students: [{name: '張三'}, {name: '李四'}, {name: '王五'}]
        }
    })
</script>

試著在控制臺 push 一個新的,同樣會更新出來

說明:這裡演示的隻是最基本的一種情況,很多時候,若遍歷的數組中為對象,且對象有多個值,例如含有 id 這樣的值,一般會將這種唯一的 id 值作為 key 值,例如:

<div v-for="item in items" v-bind:key="item.id">
  <!-- 內容 -->
</div>

為瞭給 Vue 一個提示,以便它能跟蹤每個節點的身份,從而重用和重新排序現有元素,你需要為每項提供一個唯一 key attribute:

建議盡可能在使用 v-for 時提供 key attribute,除非遍歷輸出的 DOM 內容非常簡單,或者是刻意依賴默認行為以獲取性能上的提升。

(四) 事件綁定

經常我們需要通過點擊一些按鈕或者標簽組件等,使得用戶可以與應用進行交互,也就是進行事件綁定,在 Vue 中我們可以通過 v-on 指令添加一個事件監聽器來進行

註:使用 v-on 引入約束

<html lang="en" xmlns:v-on="http://www.w3.org/1999/xhtml">

示例代碼

<div id="hello-5">
  <button v-on:click="helloWorld">你好世界</button>
</div>

<script src="https://cdn.jsdelivr.net/npm/[email protected]"></script>
<script>
    var vm = new Vue({
        el: "#hello-5",
        data: {
            content: "Hello World !"
        },
        methods: {
            helloWorld: function () {
                alert(this.content);
            }
        }
    })
</script>

可以看到,通過 v-on:click 就將 helloWorld 這個事件綁定瞭,而事件的具體邏輯需要定義在 Vue 對象的 methods 中

(五) 雙向綁定

早在開篇介紹 MVVM 架構模式的時候,圖中就提到瞭 View 和 ViewModel 之間的雙向綁定,通俗的說就是:當數據發生變化時,視圖也變化,而當視圖發生變化的時候,數據也跟著變化

其實在前面的基本語法中,我們已經能很明顯的體會到瞭前半句,即修改 data 中的數據,從而引起視圖中的變化,我們這裡就重點提一下後半句

首先,Vue 提供瞭 v-model 指令,它能輕松實現表單輸入和應用狀態之間的雙向綁定

從常見的表單中的幾種形式來講,我們可以使用 v-model 指令在表單的 input 、textarea>、select 等上進行數據的雙向綁定,它可以根據控件類型選取正確的方法來更新元素

不過使用 v-model 指令後會忽略表單原先的 value、checked、selected 等的初始值,而總將 Vue 實例中的數據最為數據源

input 中 ,輸入文本

<div id="hello-6">
  輸入: <input type="text" v-model="content" > 輸出: {{content}}
</div>

<script src="https://cdn.jsdelivr.net/npm/[email protected]"></script>
<script>
    var vm = new Vue({
        el: "#hello-6",
        data: {
            content: "Hello World !"
        },
    })
</script>

在輸出的位置使用兩組大括號進行 content 這個值的回顯我們之前就已經能做到瞭,而我們在 input 的屬性中使用 v-model 進行對於 content 的綁定,這樣就可以使得輸入框中輸入的值可以直接影響 data 中 content 的值,即隨著你 input 中輸入值的修改,隨之輸出位置的內容也會變化

input 中 ,單選框

<div id="hello-6">
  性別:
  <input type="radio" name="gender" value="男" v-model="gender">男
  <input type="radio" name="gender" value="女" v-model="gender">女
  輸出: {{gender}}
</div>

<script src="https://cdn.jsdelivr.net/npm/[email protected]"></script>
<script>
    var vm = new Vue({
        el: "#hello-6",
        data: {
            gender: '男'
        },
    })
</script>

效果顯示

select 中

<div id="hello-6">
  <select v-model="choose">
    <option value="" disabled>---請選擇---</option>
    <option>A-蘋果</option>
    <option>B-櫻桃</option>
    <option>C-西瓜</option>
  </select>
  輸出: {{choose}}
</div>

<script src="https://cdn.jsdelivr.net/npm/[email protected]"></script>
<script>
    var vm = new Vue({
        el: "#hello-6",
        data: {
            choose: ''
        },
    })
</script>

(六) Vue組件

Vue 中組件也是一個很重要的概念,例如一個頁面中,頭部、底部、側邊欄、主內容區 都可以看做一個一個組件,不過有一些組件是固定的,例如頭部,還有一些是變換的例如內容區

Vue 中就允許我們使用小型、獨立和通常可復用的組件構建大型應用

註:實際都是創建 .vue 模板文件,並不會用直接在頁面中書寫的這種形式,僅為講解方便

直接拿一個簡單,不過還算相對完善的案例來進行講解‘

先說一下最終我們想幹嘛,例如 div 或者 input 等等 都是一個一個標簽,我們現在向做的就是通過創建自定義組件模板,自定義出一個這樣的標簽,我們在需要的地方隻需要引用這個標簽,我們就可以達到顯示出模板中想要的效果,達到抽取復用的效果

首先使用 Vue.component……. 這樣的格式創建組件,在其中 ideal-20 就是組件標簽的名字, template 就代表模板中的內容,props 代表我們在引用處傳入的參數名

接著在一個已經綁定好的 hello-7 的 div 中引入自定義組件標簽 ideal-20,而我們想要遍歷 data 中的 fruits 數組,在 ideal-20 屬性中進行 for 遍歷即可,同時我們需要將每一項通過 v-bind:ideal=”item” 綁定參數到組件模板中,因為數組不是一個普通的數組,所以賦 id 為 key值

<div id="hello-7">
  <ideal-20 v-for="item in fruits" v-bind:ideal="item" v-bind:key="item.id"></ideal-20>
</div>

<script src="https://cdn.jsdelivr.net/npm/[email protected]"></script>

<script>
    // 定義名為 todo-item 的新組件
    Vue.component('ideal-20', {
        props: ['ideal'],
        template: '<li>{{ideal.name}}</li>'
    })
    var vm = new Vue({
        el: "#hello-7",
        data: {
            fruits: [
                {id: 0, name: '蘋果'},
                {id: 1, name: '櫻桃'},
                {id: 2, name: '山竹'}
            ]
        }
    })
</script>

效果展示

(七) Axios 入門

首先我們需要提一下,為什麼要用這個東西呢?

我們在以前傳統的開發中,我們一般會使用 Ajax 進行通信,而 Vue,js 作為一個視圖層框架,並不支持 Ajax 的通信功能,所以可以使用 Axios 來實現 Ajax 的異步通信

首先看一下它的特點:

  • 從瀏覽器中創建 XMLHttpRequests
  • 從 node.js 創建 http 請求
  • 支持 Promise API
  • 攔截請求和響應
  • 轉換請求數據和響應數據
  • 取消請求
  • 自動轉換 JSON 數據
  • 客戶端支持防禦 XSRF

首先我們拿一段 json 來模擬數據

{
  "name": "BWH_Steven",
  "blog": "www.ideal-20.cn",
  "about": {
    "country": "中國",
    "phone": "13888888888"
  },
  "students": [
    {
      "id": 0,
      "name": "張三"
    },
    {
      "id": 1,
      "name": "李四"
    },
    {
      "id": 2,
      "name": "王五"
    }
  ]
}

通過下圖我們就可以知道 我們可以將代碼寫到 mounted() 中去

接著就是使用的代碼瞭

首先除瞭引入 Vue 還需要引入 Axios 的 CDN,在 mounted() 方法中,去拿到這個json文件,同時將 response.data 也就是拿到的值,賦值給我們在 data() 中定義的 info 中

註意:data 和 data() 是不一樣的

接著在綁定好的 hello-8 div 中就可以調用回顯瞭

說明:為什麼給 v-clock 添加瞭一個樣式呢,這是因為,顯示數據的過程是先顯示出{{info.name}} 這樣的字樣,拿到值後,再去渲染,如果網速慢的情況下可以看到 info.name 的,體驗不是很好

<!DOCTYPE html>
<html lang="en" xmlns:v-on="http://www.w3.org/1999/xhtml">
<head>
  <meta charset="UTF-8">
  <title>Title</title>
  <style>
    [v-clock] {
      display: none;
    }
  </style>
</head>
<body>
<div id="hello-8" v-clock>
  <div>{{info.name}}</div>
  <div>{{info.blog}}</div>
  <div>{{info.about.country}}</div>
  <div>{{info.about.phone}}</div>
  <div>{{info.students[0].name}}</div>
</div>

<script src="https://cdn.jsdelivr.net/npm/[email protected]"></script>
<script src="https://unpkg.com/axios/dist/axios.min.js"></script>

<script>

    var vm = new Vue({
        el: "#hello-8",
        data() {
            return {
                info: {}
            }
        },
        mounted() {
            axios.get("../json/data.json").then(response => (this.info = response.data));
        }
    })
</script>

</body>
</html>

(八) 計算屬性

這一段,我認為官方文檔說的還是比較清楚的

模板內的表達式非常便利,但是設計它們的初衷是用於簡單運算的。在模板中放入太多的邏輯會讓模板過重且難以維護。例如:

<div id="example">
  {{ message.split('').reverse().join('') }}
</div>

在這個地方,模板不再是簡單的聲明式邏輯。你必須看一段時間才能意識到,這裡是想要顯示變量 message 的翻轉字符串。當你想要在模板中多包含此處的翻轉字符串時,就會更加難以處理。

所以,對於任何復雜邏輯,你都應當使用計算屬性。

<div id="hello-9">
  <p>原始數據: "{{ message }}"</p>
  <p>翻轉數據: "{{ reversedMessage }}"</p>
</div>


<script src="https://cdn.jsdelivr.net/npm/[email protected]"></script>

<script>
    var vm = new Vue({
        el: '#hello-9',
        data: {
            message: 'Hello'
        },
        computed: {
            // 計算屬性的 getter
            reversedMessage: function () {
                // `this` 指向 vm 實例
                return this.message.split('').reverse().join('')
            }
        }
    })
</script>

結果:

原始數據: “Hello”

翻轉數據: “olleH”

這裡我們聲明瞭一個計算屬性 reversedMessage。我們提供的函數將用作 property vm.reversedMessage 的 getter 函數:

console.log(vm.reversedMessage) // => 'olleH'
vm.message = 'Goodbye'
console.log(vm.reversedMessage) // => 'eybdooG'

你可以打開瀏覽器的控制臺,自行修改例子中的 vm。vm.reversedMessage 的值始終取決於 vm.message 的值。

你可以像綁定普通 property 一樣在模板中綁定計算屬性。Vue 知道 vm.reversedMessage 依賴於 vm.message,因此當 vm.message 發生改變時,所有依賴 vm.reversedMessage 的綁定也會更新。而且最妙的是我們已經以聲明的方式創建瞭這種依賴關系:計算屬性的 getter 函數是沒有副作用 (side effect) 的,這使它更易於測試和理解。

計算屬性和方法的區別 ?

看到這裡,你會不會覺得,貌似我用方法也可以實現這種效果啊,將具體的業務邏輯放在定義的方法中,但是他們最大的區別是計算屬性是基於它們的響應式依賴進行緩存的,也就是說,我們上文中所依賴的 message 不發生改變,reversedMessage 會馬上獲取之前的結果,就不用再次執行函數瞭,計算屬性可以幫我們節省大量的性能開銷,不過如果我們並不希望出現緩存內容,就可以使用方法來代替它

(九) 插槽 Slot

在 2.6.0 中,我們為具名插槽和作用域插槽引入瞭一個新的統一的語法 (即 v-slot 指令)。它取代瞭 slot 和 slot-scope 這兩個目前已被廢棄但未被移除且仍在文檔中的 attribute。新語法的由來可查閱這份 RFC。

這塊寫的太淺瞭,不看也罷

插槽就是子組件給父組件一個占位符即 <slot></slot> 父組件就能在這個占位符,填一些模板或者 HTML 代碼

簡單點理解就是組件套組件

就像下面我定義瞭三個組件,ideal是父組件,在其中用 slot 進行占位,同時用 name 屬性指向到瞭這兩個子組件 ideal-title 和 ideal-content,而為瞭子組件中顯示的數據來自服務器(模擬)所以需要動態地顯示,即通過傳參(前面講解組件模板有說過),配合遍歷等讀出 data 中的數據即可

<div id="hello-10">
  <ideal>
    <ideal-title slot="ideal-title" v-bind:title="title"></ideal-title>
    <ideal-content slot="ideal-content" v-for="contentItem in contents" v-bind:content="contentItem"></ideal-content>
  </ideal>
</div>


<script src="https://cdn.jsdelivr.net/npm/[email protected]"></script>

<script>
    Vue.component("ideal", {
        template: '<div>\
                    <slot name="ideal-title"></slot>\
                      <ul>\
                        <slot name="ideal-content"></slot>\
                      </ul>\
                   </div>'
    })
    
    Vue.component("ideal-title", {
        props: ['title'],
        template: '<div>{{title}}</div>'
    })
    
    Vue.component("ideal-content", {
        props: ['content'],
        template: '<li>{{content}}</li>'
    })

    var vm = new Vue({
        el: '#hello-10',
        data: {
            title: "理想二旬不止",
            contents: ["Java", "Linux", "數據庫"]
        }
    })
</script>

結果如下:

四、 Vue 入門

(一) 創建 Vue-cli 項目

Vue-cli 是官方提供的一個用於快速創建 Vue 項目的腳手架,可以簡單的理解為 Maven ,即創建時選擇一個骨架那種感覺,能讓開發更加便捷

(1) 準備

A:安裝 Node.js

Node.js 去官網或者中文網進行下載

cmd 下輸入 node -v ,出現版本號即正常,輸入 npm -v 同樣出現版本號即正常

將 Node.js 的鏡像調整為淘寶鏡像加速(cnpm)

# -g 代表全局安全 推薦此方法
npm install cnpm -g

# 還有一種辦法就是每次使用 npm 都在後面加一串字符串,不推薦
npm install --registry=https://registry.npm.tabao.org

安裝後打開此路徑(abc是我這臺機器的用戶名,根據自己的來):

C:\Users\abc\AppData\Roaming\npm\node_modules

正常情況下裡面會有安裝好的 cnpm,接著我們就開始安裝 vue-cli

B:安裝 vue-cli

cnpm install vue-cli -g

安裝後在 npm 文件夾下打開 cmd 輸入 vue-list ,若出現下圖這種星狀內容,則完畢

C:創建 vue-cli 程序

自己在想要的位置創建一個目錄,選擇基於 webpack 的 vue 應用程序

此文件夾下的 cmd 中輸入命令

vue init webpack vue_02_myvue

輸入一些基本信息,例如 項目名 作者名

下面的內容如果有選項的回車配合 n(也就是no)進行

這時,它會詢問你是否自動執行 npm install(如下),是的話則會自動安裝一些依賴,點擊否,需要自行再輸入命令安裝,所以選擇是就行瞭

Should we run npm install for you after the project has been created? (recommended) npm

完成之後,項目中的 node_modules 就會多出很多很多依賴

再接著,它又會提醒初始化好瞭,你如果想啟動就可以執行這兩條,第一句是從外面的文件夾進入到我自定義的那個項目文件夾中,第二句則是啟動

出現如果所示內容則啟動成功,通過後面的地址和端口就可以訪問

找個編輯器看一下,我用 IDEA Open進這個文件夾來,就可以進行修改瞭,具體的代碼文件還是在 src 目錄下,同時還可以配置 IDEA 的 Terminal 為有管理員權限的 cmd 或者終端,能更便捷一些

如何快速創建項目

可以通過 HBuilder 進行相對快速的創建項目,其新建中直接就可以創建 vue 項目 以及終端運行

在想創建項目的目錄下終端輸入 vue ui 進入圖形界面(此方法需要 vue-cli 版本為 3.x ,通過 vue –version 查詢到 vue-cli 的版本 例如為 2.9.6 是不能使用的,可用的命令可以通過 vue -h 查看 )

(二) 簡單認識 Webpack

(1) 認識安裝

蓋菜我們創建 vue 項目的時候,選擇的是 webpack 進行打包,但是都是自動化的過程,我們手動的操作一下,能更好的理解

webpack是一個現代 Javascript應用程序的靜態模塊打包器( module bundler)。當webpack處理應用程序時,它會遞歸地構建一個依賴關系 Dependency graph),其中包含應用程序需要的毎個模塊,然後將所有這些模塊打包成一個或多個 bundle
webρack是當下最熱門的前端資源模塊化管理和打包工具,它可以將許多松散耦合的模塊按照
依賴和規則打包成符合生產環境部署的前端資源。還可以將按需加載的模塊進行代碼分離,等到實際
需要時再異步加載。通過 loader轉換,任何形式的資源都可以當做模塊,比如 Commonis、AMD、ES6、CSS、JSON、 Coffee Script、LESS等;

安裝 webpack、webpack-cli ,如果 npm 不太慢先考慮使用 npm 再考慮使用 cnpm

cnpm install webpack -g
cnpm install webpack-cli -g

通過 webpack -v 、webpack-cli -v 查看是否出現版本號確定安裝是否成功

(2) 使用 webpack

創建項目(IDEA 的話,直接創建一個普通文件夾 Open進入就行瞭)

新建一個 modules 目錄,放置 JS 模塊等內容

在 modules 下創建模塊文件,例如 demo.js 用於編寫 Js 模塊相關代碼,例如

exports.test = function () {
    document.write("<h2>理想二旬不止</h2>")
}

在 moduels 下創建 main.js ,這是一個入口文件,用於打包時設置 entry 屬性對應

var demo = require("./demo")
demo.test();

在項目根目錄下創建 webpack.config.js 文件,用於配置

module.exports = {
    entry: "./modules/main.js",
    output: {
        filename: "./js/bundle.js"
    }
};

在 terminal 中輸入 webpack 命令進行打包(進入項目目錄後 輸入 webpack 就行瞭,這是運行結果)

abc@LAPTOP-5T03DV1G MINGW64 /f/develop/IdeaProjects/framework-code/vue/webpack_01_first

$ webpack

Hash: 7f61ef9440a6bab63058

Version: webpack 4.44.1

Time: 334ms

Built at: 2020-09-05 4:18:40 PM

         Asset        Size  Chunks             Chunk Names

./js/bundle.js  1020 bytes       0  [emitted]  main

Entrypoint main = ./js/bundle.js

[0] ./modules/main.js 42 bytes {0} [built]

[1] ./modules/demo.js 82 bytes {0} [built]

WARNING in configuration

The ‘mode’ option has not been set, webpack will fallback to ‘production’ for this value. Set ‘mode’ option to ‘development’ or ‘production’ to enable defaults for each e

nvironment.

You can also set it to ‘none’ to disable any default behavior. Learn more: https://webpack.js.org/configuration/mode/

打包後項目目錄多出 dist 文件夾 其中有一個 js 文件夾,放著打包的 js,創建index.html 引入此 js

<!DOCTYPE html>
<html lang="en">
<head>
  <meta charset="UTF-8">
  <title>Title</title>
</head>
<body>
  <script src="dist/js/bundle.js"></script>
</body>
</html>

頁面效果如下:

補充:配置文件中可能會有哪些內容

  • entry:入口文件,指定 Web Pack用哪個文件作為項目的入口
  • output:輸出,指定 Web pack把處理完成的文件放置到指定路徑
  • module:模塊,用於處理各種類型的文件plugins:插件,如:熱更新、代碼重用等
  • resolve:設置路徑指向
  • watch:監聽,用於設置文件改動後直接打包

(三) 簡單認識 Vue Router 路由

Vue Router是 Vue.js 的官方路由器。它與 Vue.js 核心深度集成,使使用 Vue.js 輕松構建單頁應用程序變得輕而易舉。功能包括:

簡單的說,可以實現一些頁面的跳轉,例如我們頭部的內容是不變的,內容部分需要根據鏈接改變

  • 嵌套路線/視圖映射
  • 模塊化,基於組件的路由器配置
  • 路由參數,查詢,通配符
  • 查看由Vue.js過渡系統提供動力的過渡效果
  • 細粒度的導航控制
  • 與自動活動CSS類的鏈接
  • HTML5歷史記錄模式或哈希模式,在IE9中具有自動回退
  • 可自定義的滾動行為

安裝步驟:

由於 vue-router 是一個插件包,還是老辦法,npm/cnpm

npm install vue-router --save-dev

安裝後如果有一些問題,根據提示,輸入對應命令即可,就像我遇到瞭提示輸入 npm audit fix

創建好項目後,刪掉默認的 HelloWorld那個組件,然後再 components 中新建兩個自定義組件,例如我創建的 FirstDemo.vue 和 Main.vue 前者是一個子頁面,後者代表主頁面,隨便自擬

FirstDemo.vue

<template>
  <h1>第一個Demo頁面</h1>
</template>

<script>
  export default {
    name: "FirstDemo.vue"
  }
</script>

<style scoped>

</style>

Main.vue

<template>
  <h1>首頁</h1>
</template>

<script>
  export default {
    name: "Main.vue"
  }
</script>

<style scoped>
</style>

接著創建 router 文件夾,以及其中的 index.js 主配置

註:如果在一個模塊化工程中使用它,必須要通過 Vue.use() 明確地安裝路由功能

import Vue from 'vue'
import VueRouter from 'vue-router'
import FirstDemo from '../components/FirstDemo'
import Main from '../components/Main'

Vue.use(VueRouter);

export default new VueRouter({
  routes: [
    {
      // 路由路徑
      path: "/firstDemo",
      name: 'firstDemo',
      // 跳轉的組件
      component: FirstDemo
    },
    {
      // 路由路徑
      path: "/main",
      name: 'main',
      // 跳轉的組件
      component: Main
    }
  ]
})

修改 main.js 這個入口文件

// The Vue build version to load with the `import` command
// (runtime-only or standalone) has been set in webpack.base.conf with an alias.
import Vue from 'vue'
import App from './App'
import router from './router'

Vue.config.productionTip = false

Vue.use(router);

/* eslint-disable no-new */
new Vue({
  el: '#app',
  //配置路由
  router,
  components: {App},
  template: '<App/>'
})

以及正式的書寫頁面,引入鏈接

<template>
  <div id="app">
    <h1>理想二旬不止</h1>
    <router-link to="/main">首頁</router-link>
    <router-link to="/firstDemo">第一個Demo頁面</router-link>
    <router-view></router-view>
  </div>
</template>

<script>

  export default {
    name: 'App',
  }
</script>

<style>
  #app {
    font-family: 'Avenir', Helvetica, Arial, sans-serif;
    -webkit-font-smoothing: antialiased;
    -moz-osx-font-smoothing: grayscale;
    text-align: center;
    color: #2c3e50;
    margin-top: 60px;
  }
</style>

(四) Vue + ElementUi 基本使用

創建名字為 vue_03_vue_elementui 的項目,同時安裝 vue-router、e1ement-ui、sass-loader 、node-sass 插件

# 創建項目
vue init webpack vue_03_vue_elementui

# 進入工程目錄
cd vue_03_vue_elementui
# 安裝vue-router
npm install vue-router --save-dev
# 安裝e1ement-ui
npm i element-ui -S
# 安裝依賴
npm install
# 安裝SASS加載器
cnpm install sass-loader node-sass --save-dev
# 啟動測試
npm run dev

補充:Npm命令解釋

npm install moduleName:安裝模塊到項目目錄下

npm install – g moduleNMame:-g 的意思是將模塊安裝到全局,具體安裝到磁盤哪個位置,要看 npm config prefix的位置

npm install – save moduleName:–save 的意思是將模塊安裝到項目目錄下,並在package文件的 dependencies 節點寫入依賴,-S為該命令的縮寫

npm install -save -dev moduleName:–save-dev 的意思是將模塊安裝到項目目錄下,並在 package 文件的 devdependencies節點寫入依賴, -D為該命令的縮寫

接著就可以在編輯器中打開瞭,看個人選擇,我這裡用 IDEA 打開,打開後註意看一下 modules 文件夾中是否已經把 router sass 等內容成功安裝瞭

接著將默認的 HelloWorld 那個組件和默認 logo 刪掉,開始編寫代碼,創建一個 views 文件夾用來放視圖

創建 Login.vue 和 Main.vue

Login.vue

<template>
  <h1>主頁面</h1>
</template>

<script>
  export default {
    name: "Main.vue"
  }
</script>

<style scoped>
</style>

Main.vue

<template>
  <div>
    <el-form ref="loginForm" :model="form" :rules="rules" label-width="80px" class="login-box">
      <h3 class="login-title">歡迎 登錄</h3>
      <el-form-item label=" 賬號" prop="username">
        <el-input type="text" placeholder="請輸入賬號" v-model="form.username"/>
      </el-form-item>
      <el-form-item label=" 密碼" prop="password">
        <el-input type="password" placeholder=" 請輸入密碼" v-model="form.password"/>
      </el-form-item>
      <el-form-item>
        <el-button type="primary" v-on:click="onSubmit( 'loginForm' )">登錄</el-button>
      </el-form-item>
    </el-form>
    <el-dialog
      title="溫馨提示"
      :visible.sync="dialogVisible"
      width="30%"
      :before-close="handLeClose">
      <span>請輸入賬號和密碼</span>
      <span slot="footer" class="dialog- footer">
        <el-button type="primary" @click="dialogVisible = false">確定</el-button>
      </span>
    </el-dialog>
  </div>

</template>


<script>
  export default {
    name: "Login",
    data() {
      return {
        form: {
          username: '',
          password: ''
        },
        //表單驗證,需要在el-form-item 元素中增加prop 屬性
        rules: {
          username: [
            {required: true, message: " 賬號不可為空", trigger: 'blur'}
          ],
          password: [
            {required: true, message: " 密碼不可為空 ", trigger: 'blur'}
          ]
        },
        //對話框顯示和隱藏
        dialogVisible: false
      }
    },
    methods: {
      onSubmit(formName) {
        //為表單綁定驗證功能
        this.$refs[formName].validate((valid) => {
          if (valid) {
            //使用vue-router路由到指定頁面,該方式稱之為編程式導航
            this.$router.push("/main");
          } else {
            this.dialogVisible = true;
            return false;
          }
        });
      }
    }
  }
</script>


<style lang="scss" scoped>
  .login-box {
    border: 1px solid #DCDFE6;
    width: 350px;
    margin: 40px auto;
    padding: 35px 35px 15px 35px;
    border-radius: 5px;
    -webkit-border-radius: 5px;
    -moz-border-radius: 5px;
    box-shadow: 0 0 25px #909399;
  }

  .login-title {
    text-align: center;
    margin: 0 auto 40px auto;
    color: #303133;
  }
</style>

創建 router 文件夾,以及其中的 index.js,配置好跳轉內容

index.js

import Vue from 'vue'
import VueRouter from 'vue-router'
import Login from '../views/Login'
import Main from '../views/Main'

Vue.use(VueRouter);

export default new VueRouter({
  routes: [
    {
      path: "/main",
      component: Main
    },
    {
      path: "/login",
      component: Login
    }
  ]
})

修改 main.js ,使用 router 和 elementui,關於 router 前面就說過,至於後者,照著官網起步文檔就明白瞭

https://element.eleme.cn/#/zh-CN/component/quickstart

main.js

import Vue from 'vue'
import App from './App'

import router from './router'
import ElementUI from 'element-ui';
import 'element-ui/lib/theme-chalk/index.css';

Vue.config.productionTip = false;

Vue.use(router);
Vue.use(ElementUI);

/* eslint-disable no-new */
new Vue({
  el: '#app',
  router,
  render: h => h(App)
});

App.vue

<template>
  <div id="app">
    <h1>理想二旬不止</h1>
    <router-link to="/main">首頁</router-link>
    <router-link to="/login">登錄頁面</router-link>
    <router-view></router-view>
  </div>
</template>

<script>
export default {
  name: 'App',
}
</script>

<style>
#app {
  font-family: 'Avenir', Helvetica, Arial, sans-serif;
  -webkit-font-smoothing: antialiased;
  -moz-osx-font-smoothing: grayscale;
  text-align: center;
  color: #2c3e50;
  margin-top: 60px;
}
</style>

到這裡就寫好瞭,我們可以開始運行瞭,但是運行時,我分別出現瞭如下錯誤

TypeError [ERR_INVALID_ARG_TYPE]: The “path” argument must be of type string. Received type undefined

Module build failed: TypeError: this.getResolve is not a function

經查閱後,修改項目目錄下 package.json 中的 sass-loder 的版本 從 10.0.2 到 8.0.2 到 7.3.1 才可以正常通過 npm run dev 運行

“sass-loader”: “^7.3.1”,

註:修改配置後需要重新 npm install 或者 cnpm install

展示一下最終效果:

點擊首頁效果:

點擊登錄頁面效果:

五 、Vue和Java數據交互簡單案例

最後,在某馬上找瞭一個現成的頁面案例,簡單搭瞭下後臺跑瞭一下,也算鞏固一下最前面的基礎語法,後臺就基本的 SSM ,給瞭三個接口方法,作為一個後端,這應該算基本功瞭哇

/user/findAll 、/user/indById 、 /user/updateUser

就是簡單的查詢和一個更新操作,查詢的主體是一個用戶類,有這麼幾個基本字段

public class User implements Serializable {	
	private Integer id;
    private String username;
    private String password;
    private Integer age;
    private String sex;
    private String email;
    ......
}

頁面中承接的數據的關鍵代碼如下

首先是關於所有用戶數據展示的,通過一個對於 userList 的遍歷,然後通過大括號組和 X.x 的形式取出屬性值

<tr v-for="u in userList">
  <td><input name="ids" type="checkbox"></td>
  <td>{{u.id}}</td>
  <td>{{u.username}}
  </td>
  <td>{{u.password}}</td>
  <td>{{u.sex}}</td>
  <td>{{u.age}}</td>
  <td class="text-center">{{u.email}}</td>
  <td class="text-center">
    <button type="button" class="btn bg-olive btn-xs">詳情</button>
    <button type="button" class="btn bg-olive btn-xs" @click="findById(u.id)">編輯</button>
  </td>
</tr>

點擊編輯後執行對於當前用戶的查詢方法,用於回顯,下面通過 v-model 進行與 user 的綁定(js後面給出)

<div class="box-body">
  <div class="form-horizontal">


    <div class="form-group">
      <label class="col-sm-2 control-label">用戶名:</label>
      <div class="col-sm-5">
        <input type="text" class="form-control" v-model="user.username">
      </div>
    </div>
    <div class="form-group">
      <label class="col-sm-2 control-label">密碼:</label>
      <div class="col-sm-5">
        <input type="text" class="form-control" v-model="user.password">
      </div>
    </div>
    <div class="form-group">
      <label class="col-sm-2 control-label">性別:</label>
      <div class="col-sm-5">
        <input type="text" class="form-control" v-model="user.sex">
      </div>
    </div>
    <div class="form-group">
      <label class="col-sm-2 control-label">年齡:</label>
      <div class="col-sm-5">
        <input type="text" class="form-control" v-model="user.age">
      </div>
    </div>
    <div class="form-group">
      <label class="col-sm-2 control-label">郵箱:</label>
      <div class="col-sm-5">
        <input type="text" class="form-control" v-model="user.email">
      </div>
    </div>
  </div>
</div>

要實現數據交互,最重要的還是定義數據,與使用 axios 進行異步請求

var vue = new Vue({
    el: "#app",
    data: {
        user: {id: "", username: "", password: "", age: "", sex: "", email: ""},
        userList: []
    },
    methods: {
        findAll: function () {
            var _this = this;
            axios.get("user/findAll.do").then(function (response) {
                _this.userList = response.data;
                console.log(_this.userList);
            }).catch(function (err) {
                console.log(err);
            });
        },
        findById: function (userid) {
            var _this = this;
            axios.get("user/findById.do", {
                params: {
                    id: userid
                }
            }).then(function (response) {
                _this.user = response.data;
                $('#myModal').modal("show");
            }).catch(function (err) {
            });

        },
        update: function (user) {
            var _this = this;
            axios.post("user/updateUser.do", _this.user).then(function (response) {
                _this.findAll();
            }).catch(function (err) {
            });
        }
    },
    created() {
        this.findAll();
    }
});

上述代碼其實很好理解,首先定義瞭 user 和 userList 兩個數據,userList 就是前面展示所有用戶數據的一個遍歷內容,用來承載 findAll 後的數據,user 則是對於進行單個用戶查詢,即修改時回顯當前用戶舊信息的一個承載實體,因為查詢所有的操作是一開始就進行,所以在 created() 中就執行 findAll 方法,在 methos 中創建查和改的方法,通過 axios 進行 get 或者 post 請求,同時將返回的結果進行處理

說明:.then 中的是請求成功後執行的內容,.catch 中是請求失敗後執行的內容

註意:最關鍵的一個內容就是在 axios 前定義瞭 var _this = this 如果有接觸過小程序可能會感到很熟悉,這裡定義的原因是因為 例如在 axios 中有這樣的語句 _this.userList = response.data; 如果 userList 中前直接使用 this,這就代表著查找 axios 中的此內容,但我們明顯想指代的是 data 中的 userList,所以此定義 _this 步驟不可省略

效果如下:

查詢所有

查詢當前用戶以及修改

以上就是Vue詳細的入門筆記的詳細內容,更多關於Vue入門筆記的資料請關註WalkonNet其它相關文章!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