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va並發編程工具類JUC之LinkedBlockingQueue鏈表隊列

java.util.concurrent.LinkedBlockingQueue 是一個基於單向鏈表的、范圍任意的(其實是有界的)、FIFO阻塞隊列。訪問與移除操作是在隊頭進行,添加操作是在隊尾進行,並分別使用不同的鎖進行保護,隻有在可能涉及多個節點的操作才同時對兩個鎖進行加鎖。

隊列是否為空、是否已滿仍然是通過元素數量的計數器(count)進行判斷的,由於可以同時在隊頭、隊尾並發地進行訪問、添加操作,所以這個計數器必須是線程安全的,這裡使用瞭一個原子類 AtomicInteger,這就決定瞭它的容量范圍是: 1 –Integer.MAX_VALUE。

在之前的文章中已經為大傢介紹瞭java並發編程的工具:BlockingQueue接口、ArrayBlockingQueue、DelayQueue。

LinkedBlockingQueue 隊列是BlockingQueue接口的實現類,所以它具有BlockingQueue接口的一切功能特點。LinkedBlockingQueue隊列 按照first-in-first-out (FIFO)先進先出的方式對元素進行排序。LinkeBlockingQueue 提供瞭兩種構造函數,一個構造函數構造一個隊列容量為固定個數的隊列,另一個無參構造函數構造一個隊列容量為Integer.MAX_VALUE的隊列.

public LinkedBlockingQueue() {
    this(Integer.MAX_VALUE);
}

public LinkedBlockingQueue(int capacity) {
    if (capacity <= 0) throw new IllegalArgumentException();
    this.capacity = capacity;
    last = head = new Node<E>(null);
}

ArrayBlockingQueue和LinkedBlockingQueue對比

ArrayBlockingQueue和LinkedBlockingQueue都是實現BlockingQueue接口,所以在使用方式上是一致的,下面我們就不介紹使用方法,而是從二者的性能及底層數據結構的實現角度進行

ArrayBlockingQueue插入和刪除數據,隻采用瞭一個lock鎖,讀取和寫入操作無法並行。 所以在高並發場景下執行效率會比LinkedBlockingQueue慢一些。

LinkedBlockingQueue采用“two lock queue”算法變體,雙鎖(ReentrantLock):takeLock、putLock,允許讀寫並行,remove(e)和迭代器iterators需要獲取2個鎖。這樣可以降低線程由於線程無法獲取到lock而進入WAITING狀態的可能性,從而提高瞭線程並發執行的效率。

ArrayBlockingQueue底層代碼是采用數組實現的,創建的時候必須指定隊列的容量並分配存儲空間;LinkedBlockingQueue采用的是鏈表數據結構實現的,其鏈表節點的存儲空間分配是動態的,新的元素對象加入隊列分配空間,元素對象從隊列取出之後存儲空間GC,初始化時指定的是隊列的最大容量。但是使用鏈表數據結構既是LinkedBlockingQueue優勢也是它的劣勢,高並發場景下由於空間動態分配需要java JVM頻繁的進行垃圾回收。

總體來說在並發場景下,LinkedBlockingQueue的吞吐量比ArrayBlockingQueue更好。但是在java實現高性能隊列的首選是disruptor,它不是JDK自帶的。java程序員非常熟悉的Log4j2底層性能比logback和log4j有瞭較大的提升,究其原因就是使用瞭disruptor高性能隊列實現的異步日志

到此這篇關於java並發編程工具類JUC之LinkedBlockingQueue鏈表隊列的文章就介紹到這瞭,更多相關java LinkedBlockingQueue鏈表隊列內容請搜索WalkonNet以前的文章或繼續瀏覽下面的相關文章希望大傢以後多多支持WalkonNet!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