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內存管理之簡易內存池的實現
什麼是內存池?
頻繁的調用 malloc 會影響運行效率以及產生額外的 cookie, 而內存池的思想是預先申請一大塊內存,當有內存申請需求時,從內存池中取出一塊內存分配給目標對象。
它的實現過程為:
預先申請 chunk 大小的內存池, 將內存池劃按照對象大小劃分成多個內存塊。以鏈表的形式,即通過指針將內存塊相連,頭指針指向第一個空閑塊。當有內存申請需求時,首先檢查頭指針是否指向空閑塊,如果是則將頭指針指向的第一個空閑塊分配出去(從鏈表移除),同時頭指針指向下一個空閑塊;若頭指針為空,說明當前內存池已分配完,需要重新申請新的內存池。當有內存釋放需求時,將釋放的內存塊重新加入鏈表的表頭,調整頭指針指向新加入的空閑塊。這也意味著,如果申請瞭多個內存池,在內存釋放的過程中會慢慢的合並到一起。
初步實現
在上面的代碼中設置一個內存池為5個內存塊,當我們進行100次內存申請後,打印出前10個地址查看,可以看到前5個地址是連續的,後5個也是連續的,但中間由於重新申請瞭內存池,所以不是連續的。
但是這樣的方法還存在著問題,那就是引入瞭額外的指針內存消耗,接下來將使用embedded pointer進行改進。
使用嵌入指針改進
上面就使用到瞭嵌入指針,一個 AirplaneRep 對象的大小為 8 字節,而一個 Airplane 的指針大小為 4 字節或 8 字節。在 32 位機器下, 指針可以借用 AirplaneRep 對象所占的 8 字節內存空間中的前 4 個字節,用來連接空閑的內存塊。而當內存塊需要被分配給對象時,此時它已從鏈表中移除,也就不需要指針來連接瞭。此時的 8 字節內存空間由 AirplaneRep 占據。當內存釋放時也是同理,由於 Rep 和 next 不會同時用到,所以 embedded pointer 的做法可以減少內存消耗。
更簡化:static allocator
前面的實現需要為每個類都重寫 operator new 和 operator delete,由於內容是一樣的,使用另一個類來完成這些重復的操作。
如此一來,我們的 class 隻需要去調用 allocator 即可完成內存的申請和釋放工作。
macor for static allocator
在上面的 Foo 和 Goo 中,每次還要寫一大堆重復的內容,於是可以使用宏進一步簡化:
到此這篇關於C++內存管理之簡易內存池的實現的文章就介紹到這瞭,更多相關C++內存池內容請搜索WalkonNet以前的文章或繼續瀏覽下面的相關文章希望大傢以後多多支持Walkon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