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編寫頭文件

文章轉自公眾號:Coder梁(ID:Coder_LT)

我們之前做的左右示例都是在一個單獨的cpp文件當中完成的,當我們要做一個相對復雜或大型的項目時,我們顯然不能把所有代碼都寫在一個cpp裡。這就需要我們拆分代碼,但代碼按照邏輯劃分,寫入不同的cpp文件當中。

在我們編譯的時候,我們可以將這些cpp文件分別單獨編譯,最後再連接到一起。這樣做的好處是,當我們隻修改瞭某一個文件的時候,可以隻用單獨編譯那一個文件,不會影響其他文件的編譯結果。一般來說大型項目,都會使用一下自動化的編譯工具,比如make等,不會手動執行編譯過程,但對於這其中的一些細節,還是需要有所瞭解。

我們來看C++ primer當中提供的一個例子。

現在我們要實現一個將直接坐標轉化成極坐標的功能,我們需要定義兩個結構體分別表示直角坐標和極坐標,另外還需要實現從直接坐標到極坐標的轉化。

顯然相對於主體程序而言,這部分代碼是獨立的,所以我們可以把它們放入一個單獨的cpp文件當中。首先要明確的是,main()函數和其他函數都用到瞭同一個結構體,因此兩個cpp文件都需要包含該結構體的聲明。顯然拷貝代碼是很糟糕的選擇,比較好的做法是將結構體的聲明寫在頭文件當中,通過#include語句引入。

這樣的話整體的代碼就分成三個部分:

  • 頭文件:包含結構體聲明、函數聲明
  • coordin.cpp:包含坐標系轉化相關的代碼
  • main.cpp:主體程序

在之後面向對象的章節當中, 我們將會經常用到這樣的代碼結構。

對於頭文件當中的內容有嚴格的限制,由於頭文件可能會被多個cpp文件引入,所以我們不能將函數的實現或參數的定義放入頭文件當中。因為同一個程序中包含同一個函數的多個定義會引發報錯,參數同理。

隻有以下內容可以寫入頭文件當中:

  • 函數原型(函數聲明)
  • #defineconst定義的符號常量
  • 結構體聲明
  • 類聲明
  • 模板聲明
  • 內聯函數(inline

在同一個文件當中隻能引入一個頭文件一次,但有的時候由於引用依賴的原因,可能會導致重復引入。比如引入A和B頭文件,B頭文件中引入瞭A,導致A被引入兩次。

為瞭解決這個問題,我們可以加入預編譯指令#ifndef,含義是if not defined,判斷某定義是否存在。隻有當定義不存在時才會直接#ifndef#endif之間的語句:

#ifndef COORDIN_H_
// statements
#endif


一般情況下我們使用#define創建符號常量:

#define MAXI 4096


但由於這裡我們隻是用來區分是否引入,所以隻需要名稱即可:

#ifndef COORDIN_H
#define COORDIN_H
// todo
#endif


這樣,當引入一次之後,COORDIN_H即被定義,那麼下次就不會再執行這段代碼。

最後,我們寫出完整的頭文件代碼:

#

ifndef COORDIN_H__
#define COORDIN_H__

struct polar {
    double distance, angle;
};

struct rect {
    double x, y;
};

polar rect_to_polar(rect xpros);
void show_polar(polar dapos);

#endif

到此這篇關於C++編寫頭文件的文章就介紹到這瞭,更多相關C++編寫頭文件內容請搜索WalkonNet以前的文章或繼續瀏覽下面的相關文章希望大傢以後多多支持WalkonNet!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