規則與情理的交錯處:淺談“動漫之傢”受處罰一事

在昨天下午,我在刷微博的時候看到瞭一則消息:

規則與情理的交錯處:淺談“動漫之傢”受處罰一事

不得不說在看到這則消息的時候我腦子蒙瞭一下,一時間有種想說什麼但又說不出來的感覺。這也是這篇文章直到現在才與各位讀者見面的主要原因。

坦誠說,如果單純的寫一篇文章痛斥處罰的不合理,然後陰陽怪氣一通並不是什麼困難的事情,但這樣做除瞭宣泄情緒以外並沒有什麼實際的價值,因此在下文中我並不會針對這一點做什麼展開,希望各位讀者能夠諒解。

那麼,在正式開始之前,讓我們先思考一個問題,不過不要急著回答:

“這件事究竟誰錯瞭?”

在陰影中

在我個人的角度來說,我並不認為在這次事件中動漫之傢有真的做錯什麼。

或許確實有些漫畫並不適合所有人群閱讀;

或許有些創作確實並不符合國內的普世價值觀;

或許確實動漫之傢存在一定的版權問題;

但我作為一個動漫之傢的老用戶依舊在感性上不願認為動漫之傢在這次事件中存在什麼問題。

但同時我們也不得不正視一個顯而易見的問題:

動漫之傢本身就是在陰影中的。

它的存在確實反映瞭國內ACGN愛好者的切實需求,也確實為我們這些愛好者提供瞭相當大的方便,同時也為廣大漢化組提供瞭一個讓更多人看到自己勞動成果的平臺,但是這些都並不能夠讓我們不去正視動漫之傢本身處在政策陰影中的這一事實。

實際上,如果在信用中國(www.creditchina.gov.cn)上搜索動漫之傢的運營公司“尚科齊(北京)網絡科技有限公司”的話,能夠看到這其實已經不是動漫之傢第一次因為版權或者是漫畫尺度問題遭到政策處罰瞭,並且有一點非常的明顯,如果對照前幾次處罰的時間的話會發現幾乎每次處罰之後動漫之傢的漫畫區都會進行一些調整,也都會有那麼幾部漫畫被打上“+”。

規則與情理的交錯處:淺談“動漫之傢”受處罰一事

(高達九次的行政處罰記錄)

換言之,動漫之傢並不是不知道自己的處境,並且一直在試圖通過各種方法避免再次因為類似的問題遭到處罰。那麼究竟是什麼原因導致這些規避手段並未起到作用呢?

揮舞火炬的人

不知道各位讀者有沒有遇到個這樣一個情況,在任何一個和ACGN文化有關的群中,隻要問起諸如“XX漫畫在哪看”之類的問題多半都會得到這樣的回答:“去動漫/大媽之傢搜啊”,並且有時還會相當積極的分享找到一些搜索不到的漫畫的方法。而發生對話的雙方往往都並沒有什麼惡意,僅僅是將其視為小圈子裡的經驗分享而已。

但這樣的經驗分享有時卻像是在黑夜中揮舞火炬的人一般顯眼。

仔細閱讀此次信用中國中公示的處罰書的話不難發現,實際上此次處罰中指出的這些漫畫作品都並不是能夠通過常規手段搜索並且閱讀到的,而在首都新聞出版官微的相關文章上則更是對檢索這些隱藏漫畫的方法進行瞭詳細說明:

規則與情理的交錯處:淺談“動漫之傢”受處罰一事

(老實說我自己都不是很清楚還有這種操作)

顯然,這意味著這些原本在用戶之間傳播的小技巧不知道什麼時候已經被擺上瞭臺面,這些原本應該是在讀者群體中心照不宣的“小秘密”流進瞭監管方的手中,最後成為瞭此次處罰的誘因。

我們在這裡不去討論是誰將消息放到瞭燈下,也不去做什麼陰謀論的猜測,僅僅從事情本身來說這確實是一次我們讀者本身肆意揮舞火把引來瞭監管方,但樂於分享的態度本身也並沒有什麼問題,畢竟每個分享這些信息的人本身都並非是出於惡意。

那既然動漫之傢本身沒錯,讀者也沒有錯,錯的是規則麼?

也不是。

方圓

相信各位讀者都曾經不止一次聽到過這句話:“沒有規矩,不成方圓”。

規則或許會讓人感到不近人情,會讓人感覺不夠合理,會讓人覺得並不完善,但這並不能夠成為反對規則的理由。在任何環境下規則都是必要的,在傢裡規則是傢規,在學校規則是校規,在公司規則是各類規章制度,而在整個社會,整個國傢的尺度上規則就是我們平時說的“法律”。

站在一個絕對理性的角度來看,在此次事件中動漫之傢毫無疑問確實是越過瞭法律制定的線,也確實因此受到瞭處罰,從這個角度來看規則也並無過錯。畢竟違法受到處罰本身是無可爭議的,不是麼。

那麼問題究竟出在瞭哪裡呢?

癥結

現在讓我們回過頭看看開始的那個問題:

“這件事究竟誰錯瞭?”

我無從得知各位讀者的回答是什麼,但是至少在我看來這確實是一個難以回答的問題最後我也隻能像是和稀泥一樣的說“都沒錯。”

對於監管方來說,謹遵已有的規章制度辦事,執行管理與處罰並無過錯;對動漫之傢來說,已經盡量在讀者需求與政策之間尋求平衡,也很難說有什麼錯誤。

至此這件事似乎陷入瞭一個死結,但假設我們跳出事情本身來看的話呢?

此次動漫之傢受處罰事件的根本原因是什麼?

是動漫之傢上架“違規”漫畫作品麼?

是規章制度針對麼?

是所謂的“有人使絆子”麼?

我想都不是。

這次事件實際上是近年來在ACGN這個亞文化圈子中各類問題的縮影,在本質上這依舊是一次主流文化與亞文化的沖擊。

這是一個幾乎是根深蒂固的問題,是一個即便我們說多少次這些作品外表下的內涵,說多少次年輕人不會受到這些漫畫的影響,說多少次我們有能力分辨是非,都無法改變的頑疾。

政策沒有問題,但是文化之間卻切實存在矛盾,無論近些年來動畫,漫畫,遊戲,虛擬主播等等這些所謂“泛二次元”文化發展的多麼迅速也都無法改變ACGN依舊是一個小眾的亞文化群體。

這不是一件好事,但換個角度來說也不是一件壞事。

一束光

在上文我曾提到動漫之傢本身是處在一個灰色領域中,但是仔細看看的話我們不難發現,在這個小小的亞文化圈子中灰色的領域才是常態。

如果說主流的文化圈子是一排日光燈照亮瞭整個房間,隻剩下瞭些許陰影的話,ACGN,或者說“二次元”圈子就是一間圍瞭一圈窗簾,僅有邊角透出瞭一束光的一間幾乎被陰影籠罩的房間。實際上除瞭這次的動漫之傢,上次的dilidili這樣比較“明顯”的個別幾傢外,在陰影中依舊存在著大量沒有被光照到的地方。

而另一方面,“光”本身也並不是不知道我們對“陰影”的需求,依舊是拿此次動漫之傢的事情來說,實際的處罰日期並不是對外公佈消息的3月11日,而是一個多月前的2月5日。在那天動漫之傢在APP上發佈公告,大意是稱日漫區將會進行調整,用戶可以移至動漫之傢社區APP。當時我和幾個朋友的普遍看法都是這是動漫之傢為瞭向新APP引流所做出的調整,但是現在看來這實際上是為瞭規避處罰中關閉日漫區的要求。

但這種欲蓋彌彰的行為監管方真的沒有辦法發現麼?顯然並不是。

那麼為什麼動漫之傢的這種行為並沒有招致新的處罰,甚至官方也沒有對此宣傳呢?

想必各位讀者應該也都明白個中緣由瞭吧?

規則是死的,因此過線瞭就要處罰;

人是活的,因此會默許留下一條後路。

結語

首先感謝能夠讀到這裡的讀者們,我先認錯,這邊文章確實寫的蠻亂的,因此如果有什麼疏漏或者是言不達意的地方還請海涵。然後讓我們正式對這篇文章畫上一個句號吧。

就像文章的標題“規則與情理的交錯處”所說的這樣,此次動漫之傢的問題無疑是處在規則與情理交點上的一個問題,而很多的爭議也正是因此而起。但就像上文說的那樣,事件的雙方錯瞭麼?並沒有。這是一次文化沖突的縮影,或許也將成為積極求變的契機。與其陷入網絡上情緒化的罵戰不如想辦法讓契機開花結果走向更好的未來,不是麼?

推薦閱讀:

    None Fou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