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聊聊Java中13種鎖的實現方式

最近有很多小夥伴給我留言,分佈式系統時代,線程並發,資源搶占,"鎖" 慢慢變得很重要。那麼常見的鎖都有哪些?

今天Tom哥就和大傢簡單聊聊這個話題。

1、悲觀鎖

正如其名,它是指對數據修改時持保守態度,認為其他人也會修改數據。因此在操作數據時,會把數據鎖住,直到操作完成。悲觀鎖大多數情況下依靠數據庫的鎖機制實現,以保證操作最大程度的獨占性。如果加鎖的時間過長,其他用戶長時間無法訪問,影響程序的並發訪問性,同時這樣對數據庫性能開銷影響也很大,特別是長事務而言,這樣的開銷往往無法承受。

如果是單機系統,我們可以采用 JAVA 自帶的 synchronized 關鍵字,通過添加到方法或同步塊上,鎖住資源 如果是分佈式系統,我們可以借助數據庫自身的鎖機制來實現。

select * from 表名 where id= #{id} for update

使用悲觀鎖的時候,我們要註意鎖的級別,MySQL innodb 在加鎖時,隻有明確的指定主鍵或(索引字段)才會使用 行鎖​;否則,會執行 表鎖,將整個表鎖住,此時性能會很差。在使用悲觀鎖時,我們必須關閉 MySQL 數據庫的自動提交屬性,因為mysql默認使用自動提交模式。悲觀鎖適用於寫多的場景,而且並發性能要求不高。

2、樂觀鎖

樂觀鎖,從字面意思也能猜到個大概,在操作數據時非常樂觀,認為別人不會同時修改數據,因此樂觀鎖不會上鎖 隻是在 提交更新​ 時,才會正式對數據的沖突與否進行檢測。如果發現沖突瞭,則返回錯誤信息,讓用戶決定如何去做,fail-fast 機制 。否則,執行本次操作。

分為三個階段:數據讀取、寫入校驗、數據寫入。

如果是單機系統,我們可以基於JAVA 的 CAS來實現,CAS 是一種原子操作,借助硬件的比較並交換來實現。

如果是分佈式系統,我們可以在數據庫表中增加一個 版本號 字段,如:version。

update 表 
set ... , version = version +1 
where id= #{id} and version = #{version}

操作前,先讀取記錄的版本號,更新時,通過SQL語句比較版本號是否一致。如果一致,則更新數據。否則會再次讀取版本,重試上面的操作。

3、分佈式鎖

JAVA 中的 synchronized​ 、ReentrantLock 等,都是解決單體應用單機部署的資源互斥問題。隨著業務快速發展,當單體應用演化為分佈式集群後,多線程、多進程分佈在不同的機器上,原來的單機並發控制鎖策略失效

此時我們需要引入 分佈式鎖,解決跨機器的互斥機制來控制共享資源的訪問。

分佈式鎖需要具備哪些條件:

  • 與單機系統一樣的資源互斥功能,這是鎖的基礎
  • 高性能獲取、釋放鎖
  • 高可用
  • 具備可重入性
  • 有鎖失效機制,防止死鎖
  • 非阻塞,不管是否獲得鎖,要能快速返回

實現方式多種多樣,基於 數據庫、Redis​、以及 Zookeeper等,這裡講下主流的基於Redis的實現方式:

加鎖

SET key unique_value  [EX seconds] [PX milliseconds] [NX|XX]

通過原子命令,如果執行成功返回 1,則表示加鎖成功。註意:unique_value 是客戶端生成的唯一標識,區分來自不同客戶端的鎖操作 解鎖要特別註意,先判斷 unique_value 是不是加鎖的客戶端,是的話才允許解鎖刪除。畢竟我們不能刪除其他客戶端加的鎖。

解鎖:解鎖有兩個命令操作,需要借助 Lua 腳本來保證原子性。

// 先比較 unique_value 是否相等,避免鎖的誤釋放
if redis.call("get",KEYS[1]) == ARGV[1] then
    return redis.call("del",KEYS[1])
else
    return 0
end

借助 Redis 的高性能,Redis 實現分佈式鎖也是目前主流實現方式。但任何事情有利有弊,如果加鎖的服務器宕機瞭,當slave 節點還沒來得及數據備份,那不是別的客戶端也可以獲得鎖。

為瞭解決這個問題,Redis 官方設計瞭一個分佈式鎖 Redlock。

基本思路:讓客戶端與多個獨立的 Redis 節點並行請求申請加鎖,如果能在半數以上的節點成功地完成加鎖操作,那麼我們就認為,客戶端成功地獲得分佈式鎖,否則加鎖失敗。

4、可重入鎖

可重入鎖,也叫做遞歸鎖,是指在同一個線程在調外層方法獲取鎖的時候,再進入內層方法會自動獲取鎖。

對象鎖或類鎖內部有計數器,一個線程每獲得一次鎖,計數器 +1;解鎖時,計數器 -1。

有多少次加鎖,就要對應多少次解鎖,加鎖與解鎖成對出現。

Java 中的 ReentrantLock​ 和 synchronized 都是 可重入鎖。可重入鎖的一個好處是可一定程度避免死鎖。

5、自旋鎖

自旋鎖是采用讓當前線程不停地在循環體內執行,當循環的條件被其他線程改變時才能進入臨界區。自旋鎖隻是將當前線程不停地執行循環體,不進行線程狀態的改變,所以響應速度更快。但當線程數不斷增加時,性能下降明顯,因為每個線程都需要執行,會占用CPU時間片。如果線程競爭不激烈,並且保持鎖的時間段。適合使用自旋鎖。

自旋鎖缺點:

  • 可能引發死鎖。
  • 可能占用 CPU 的時間過長。

我們可以設置一個 循環時間​ 或 循環次數​,超出閾值時,讓線程進入阻塞狀態,防止線程長時間占用 CPU 資源。JUC 並發包中的 CAS 就是采用自旋鎖,compareAndSet 是CAS操作的核心,底層利用Unsafe對象實現的。

public final int getAndAddInt(Object var1, long var2, int var4) {
    int var5;
    do {
        var5 = this.getIntVolatile(var1, var2);
    } while(!this.compareAndSwapInt(var1, var2, var5, var5 + var4));
    return var5;
}

如果內存中 var1 對象的var2字段值等於預期的 var5,則將該位置更新為新值(var5 + var4),否則不進行任何操作,一直重試,直到操作成功為止。

CAS 包含瞭Compare和Swap 兩個操作,如何保證原子性呢?CAS 是由 CPU 支持的原子操作,其原子性是在硬件層面進行控制。

特別註意,CAS 可能導致 ABA 問題,我們可以引入遞增版本號來解決。

6、獨享鎖

獨享鎖,也有人叫它排他鎖。無論讀操作還是寫操作,隻能有一個線程獲得鎖,其他線程處於阻塞狀態。

缺點:讀操作並不會修改數據,而且大部分的系統都是 讀多寫少​,如果讀讀之間互斥,大大降低系統的性能。下面的 共享鎖 會解決這個問題。

像Java中的 ReentrantLock​ 和 synchronized 都是獨享鎖。

7、共享鎖

共享鎖是指允許多個線程同時持有鎖,一般用在讀鎖上。讀鎖的共享鎖可保證並發讀是非常高效的。讀寫,寫讀 ,寫寫的則是互斥的。獨享鎖與共享鎖也是通過AQS來實現的,通過實現不同的方法,來實現獨享或者共享。

ReentrantReadWriteLock,其讀鎖是共享鎖,其寫鎖是獨享鎖。

8、讀鎖/寫鎖

如果對某個資源是讀操作,那多個線程之間並不會相互影響,可以通過添加讀鎖實現共享。如果有修改動作,為瞭保證數據的並發安全,此時隻能有一個線程獲得鎖,我們稱之為 寫鎖。讀讀是共享的;而 讀寫、寫讀 、寫寫 則是互斥的。

像 Java中的 ReentrantReadWriteLock 就是一種 讀寫鎖。

9、公平鎖/非公平鎖

公平鎖:多個線程按照申請鎖的順序去獲得鎖,所有線程都在隊列裡排隊,先來先獲取的公平性原則。

優點:所有的線程都能得到資源,不會餓死在隊列中。

缺點:吞吐量會下降很多,隊列裡面除瞭第一個線程,其他的線程都會阻塞,CPU 喚醒下一個阻塞線程有系統開銷。

非公平鎖:多個線程不按照申請鎖的順序去獲得鎖,而是同時以插隊方式直接嘗試獲取鎖,獲取不到(插隊失敗),會進入隊列等待(失敗則乖乖排隊),如果能獲取到(插隊成功),就直接獲取到鎖。

優點:可以減少 CPU 喚醒線程的開銷,整體的吞吐效率會高點。

缺點:可能導致隊列中排隊的線程一直獲取不到鎖或者長時間獲取不到鎖,活活餓死。

Java 多線程並發操作,我們操作鎖大多時候都是基於 Sync​ 本身去實現的,而 Sync 本身卻是 ReentrantLock​ 的一個內部類,Sync 繼承 AbstractQueuedSynchronizer。

像 ReentrantLock 默認是非公平鎖,我們可以在構造函數中傳入 true,來創建公平鎖。

public ReentrantLock(boolean fair) {
    sync = fair ? new FairSync() : new NonfairSync();
}

10、可中斷鎖/不可中斷鎖

可中斷鎖:指一個線程因為沒有獲得鎖在阻塞等待過程中,可以中斷自己阻塞的狀態。不可中斷鎖:恰恰相反,如果鎖被其他線程獲取後,當前線程隻能阻塞等待。如果持有鎖的線程一直不釋放鎖,那其他想獲取鎖的線程就會一直阻塞。

內置鎖 synchronized 是不可中斷鎖,而 ReentrantLock 是可中斷鎖。

ReentrantLock獲取鎖定有三種方式:

  • lock(), 如果獲取瞭鎖立即返回,如果別的線程持有鎖,當前線程則一直處於阻塞狀態,直到該線程獲取鎖。
  • tryLock(), 如果獲取瞭鎖立即返回true,如果別的線程正持有鎖,立即返回false。
  • tryLock(long timeout,TimeUnit unit), 如果獲取瞭鎖定立即返回true,如果別的線程正持有鎖,會等待參數給定的時間,在等待的過程中,如果獲取瞭鎖定,就返回true,如果等待超時,返回false。
  • lockInterruptibly(),如果獲取瞭鎖定立即返回;如果沒有獲取鎖,線程處於阻塞狀態,直到獲取鎖或者線程被別的線程中斷。

更多:https://github.com/aalansehaiyang/p-java-proof/blob/master/resource/17.md。

11、分段鎖

分段鎖其實是一種鎖的設計,目的是細化鎖的粒度,並不是具體的一種鎖,對於ConcurrentHashMap 而言,其並發的實現就是通過分段鎖的形式來實現高效的並發操作。

ConcurrentHashMap中的分段鎖稱為Segment,它即類似於HashMap(JDK7 中HashMap的實現)的結構,即內部擁有一個Entry數組,數組中的每個元素又是一個鏈表;同時又是一個ReentrantLock(Segment繼承瞭ReentrantLock)。

當需要put元素的時候,並不是對整個HashMap加鎖,而是先通過hashcode知道要放在哪一個分段中,然後對這個分段加鎖,所以當多線程put時,隻要不是放在同一個分段中,可支持並行插入。

12、鎖升級(無鎖|偏向鎖|輕量級鎖|重量級鎖)

JDK 1.6之前,synchronized 還是一個重量級鎖,效率比較低。但是在JDK 1.6後,JVM為瞭提高鎖的獲取與釋放效率對 synchronized 進行瞭優化,引入瞭偏向鎖和輕量級鎖 ,從此以後鎖的狀態就有瞭四種:無鎖、偏向鎖、輕量級鎖、重量級鎖。這四種狀態會隨著競爭的情況逐漸升級,而且是不可降級。

無鎖

無鎖並不會對資源鎖定,所有的線程都可以訪問並修改同一個資源,但同時隻有一個線程能修改成功。也就是我們常說的樂觀鎖。

偏向鎖

偏向於第一個訪問鎖的線程,初次執行synchronized代碼塊時,通過 CAS 修改對象頭裡的鎖標志位,鎖對象變成偏向鎖。

當一個線程訪問同步代碼塊並獲取鎖時,會在 Mark Word​ 裡存儲鎖偏向的線程 ID。在線程進入和退出同步塊時不再通過 CAS 操作來加鎖和解鎖,而是檢測 Mark Word 裡是否存儲著指向當前線程的偏向鎖。輕量級鎖的獲取及釋放依賴多次 CAS 原子指令,而偏向鎖隻需要在置換 ThreadID 的時候依賴一次 CAS 原子指令即可。

執行完同步代碼塊後,線程並不會主動釋放偏向鎖。當線程第二次再執行同步代碼塊時,線程會判斷此時持有鎖的線程是否就是自己(持有鎖的線程ID也在對象頭裡),如果是則正常往下執行。由於之前沒有釋放鎖,這裡不需要重新加鎖,偏向鎖幾乎沒有額外開銷,性能極高。

偏向鎖隻有遇到其他線程嘗試競爭偏向鎖時,持有偏向鎖的線程才會釋放鎖,線程是不會主動釋放偏向鎖的。關於偏向鎖的撤銷,需要等待全局安全點,即在某個時間點上沒有字節碼正在執行時,它會先暫停擁有偏向鎖的線程,然後判斷鎖對象是否處於被鎖定狀態。如果線程不處於活動狀態,則將對象頭設置成無鎖狀態,並撤銷偏向鎖,恢復到無鎖(標志位為01)或輕量級鎖(標志位為00)的狀態。

偏向鎖是指當一段同步代碼一直被同一個線程所訪問時,即不存在多個線程的競爭時,那麼該線程在後續訪問時便會自動獲得鎖,從而降低獲取鎖帶來的消耗。

輕量級鎖

當前鎖是偏向鎖,此時有多個線程同時來競爭鎖,偏向鎖就會升級為輕量級鎖。輕量級鎖認為雖然競爭是存在的,但是理想情況下競爭的程度很低,通過自旋方式來獲取鎖。

輕量級鎖的獲取有兩種情況:

  • 當關閉偏向鎖功能時。
  • 多個線程競爭偏向鎖導致偏向鎖升級為輕量級鎖。一旦有第二個線程加入鎖競爭,偏向鎖就升級為輕量級鎖(自旋鎖)。

在輕量級鎖狀態下繼續鎖競爭,沒有搶到鎖的線程將自旋,不停地循環判斷鎖是否能夠被成功獲取。獲取鎖的操作,其實就是通過CAS修改對象頭裡的鎖標志位。先比較當前鎖標志位是否為“釋放”,如果是則將其設置為“鎖定”,此過程是原子性。如果搶到鎖,然後線程將當前鎖的持有者信息修改為自己。

重量級鎖

如果線程的競爭很激勵,線程的自旋超過瞭一定次數(默認循環10次,可以通過虛擬機參數更改),將輕量級鎖升級為重量級鎖(依然是 CAS  修改鎖標志位,但不修改持有鎖的線程ID),當後續線程嘗試獲取鎖時,發現被占用的鎖是重量級鎖,則直接將自己掛起(而不是忙等),等待將來被喚醒。

重量級鎖是指當有一個線程獲取鎖之後,其餘所有等待獲取該鎖的線程都會處於阻塞狀態。簡言之,就是所有的控制權都交給瞭操作系統,由操作系統來負責線程間的調度和線程的狀態變更。而這樣會出現頻繁地對線程運行狀態的切換,線程的掛起和喚醒,從而消耗大量的系統資。

13、鎖優化技術(鎖粗化、鎖消除)

鎖粗化就是告訴我們任何事情都有個度,有些情況下我們反而希望把很多次鎖的請求合並成一個請求,以降低短時間內大量鎖請求、同步、釋放帶來的性能損耗。

舉個例子:有個循環體,內部。

for(int i=0;i<size;i++){
    synchronized(lock){
        ...業務處理,省略
    }
}

經過鎖粗化的代碼如下:

synchronized(lock){
    for(int i=0;i<size;i++){
        ...業務處理,省略
    }
}

鎖消除指的是在某些情況下,JVM 虛擬機如果檢測不到某段代碼被共享和競爭的可能性,就會將這段代碼所屬的同步鎖消除掉,從而到底提高程序性能的目的。

鎖消除的依據是逃逸分析的數據支持,如 StringBuffer​ 的 append()​ 方法,或 Vector​ 的 add() 方法,在很多情況下是可以進行鎖消除的,比如以下這段代碼:

public String method() {
    StringBuffer sb = new StringBuffer();
    for (int i = 0; i < 10; i++) {
        sb.append("i:" + i);
    }
    return sb.toString();
}

以上代碼經過編譯之後的字節碼如下:

從上述結果可以看出,之前我們寫的線程安全的加鎖的 StringBuffer​ 對象,在生成字節碼之後就被替換成瞭不加鎖不安全的 StringBuilder​ 對象瞭,原因是 StringBuffer 的變量屬於一個局部變量,並且不會從該方法中逃逸出去,所以我們可以使用鎖消除(不加鎖)來加速程序的運行。

到此這篇關於一起聊聊Java中13種鎖的實現方式的文章就介紹到這瞭,更多相關Java鎖內容請搜索WalkonNet以前的文章或繼續瀏覽下面的相關文章希望大傢以後多多支持WalkonNet!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