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lang接口型函數使用小結
什麼是接口型函數?顧名思義接口函數指的是用函數實現接口,這樣在調用的時候就會非常簡便,這種方式適用於隻有一個函數的接口。
這裡以迭代一個map為例,演示這一實現的技巧。
常規接口實現
defer語句用於延遲函數調用,每次會把一個函數壓入棧中,函數返回前再把延遲的函數取出並執行。延遲函數可以有參數:
- 延遲函數的參數在defer語句出現時就已確定下來(傳值的就是當前值);
- 延遲函數執行按後進先出順序執行;
- 延遲函數可操作主函數的具名返回值(修改返回值);
type Handler interface { DoFunc(k, v interface{}) } func DoEach(m map[interface{}]interface{}, h Handler) { if m != nil && len(m) > 0 { for k, v := range m { h.DoFunc(k, v) } } }
這裡我們定義瞭一個Handler接口,隻有一個DoFunc方法,接收k,v兩個參數,這就是一個接口瞭,我們後面會實現他,具體做什麼由我們的實現決定。
然後我們定義瞭一個DoEach函數,該函數的功能就是迭代傳遞過來的map參數,然後把map的每個key和value值傳遞給Handler的DoFunc方法,
具體由這個Handler的實現來決定,這也是面向接口編程。
說得再多不如來點實際的例子:用我們剛剛定義的DoEach方法和Handler接口。
package main import "fmt" type Handler interface { DoFunc(k, v interface{}) } func DoEach(m map[interface{}]interface{}, h Handler) { if m != nil && len(m) > 0 { for k, v := range m { h.DoFunc(k, v) } } } type greet string func ( g greet) DoFunc(k, v interface{}) { fmt.Printf("%s,在下%s,我的必殺技是%s\n", g, k, v) } func main() { persons := make(map[interface{}]interface{}) persons["喬峰"] = "龍爪手" persons["鳩摩智"] = "小無相功" persons["慕容復"] = "鬥轉星移" var g greet = "諸位英雄" DoEach(persons, g) }
輸出:
諸位英雄,在下喬峰,我的必殺技是龍爪手
諸位英雄,在下鳩摩智,我的必殺技是小無相功
諸位英雄,在下慕容復,我的必殺技是鬥轉星移
以上實現,我們定義瞭一個map來存儲幾位大佬,map的key是大佬的名字,value是該大佬的絕技。greet是我們新定義的類型,
其對應基本類型string,該greet實現瞭Handler接口,打印出自我介紹的信息。
接口型函數出場
關於上面的實現,我們可以發現,有兩點不太好:
- 因為必須要實現Handler接口,DoFunc這個方法名不能修改,不能定義一個更有意義的名字
- 必須要新定義一個類型,才可以實現Handler接口,才能使用DoEach函數
首先我們先解決第一個問題,根據我們具體做的事情定義一個更有意義的方法名,比如例子中是自我介紹,
那麼我們使用selfintroduction是不是要比DoFunc這個語義的方法要好呢。
如果調用者改瞭方法名,那麼就不能實現Handler接口,還要使用DoEach方法怎麼辦?那就是由提供DoEach函數的負責提供Handler的實現,
我們改造下代碼如下:
type HandlerFunc func(k, v interface{}) func (f HandlerFunc) DoFunc(k, v interface{}) { f(k, v) }
上面代碼我們定義瞭一個新的類型HandlerFunc,它是一個func(k, v interface{})類型,然後這個新的HandlerFunc實現瞭Handler接口(原始實現方式中的
type Handler interface { DoFunc(k, v interface{}) }
),DoFunc方法的實現是調用HandlerFunc本身,因為HandlerFunc類型的變量就是一個方法。現在我們使用這種方式實現同樣的效果。
完整代碼如下:
package main import "fmt" type Handler interface { DoFunc(k, v interface{}) } type HandlerFunc func(k, v interface{}) func (f HandlerFunc) DoFunc(k, v interface{}) { f(k, v) } type greet string func (g greet) selfintroduction(k, v interface{}) { fmt.Printf("%s,在下%s,我的必殺技是%s\n", g, k, v) } func DoEach(m map[interface{}]interface{}, h Handler) { if m != nil && len(m) > 0 { for k, v := range m { h.DoFunc(k, v) } } } func main() { persons := make(map[interface{}]interface{}) persons["喬峰"] = "龍爪手" persons["鳩摩智"] = "小無相功" persons["慕容復"] = "鬥轉星移" var g greet = "諸位英雄" DoEach(persons, HandlerFunc(g.selfintroduction)) }
輸出:
諸位英雄,在下喬峰,我的必殺技是龍爪手
諸位英雄,在下鳩摩智,我的必殺技是小無相功
諸位英雄,在下慕容復,我的必殺技是鬥轉星移
還是差不多原來的實現,隻是把原接口方法名DoFunc改為selfintroduction。HandlerFunc(g.selfintroduction)不是方法的調用,而是轉型,因為selfintroduction和HandlerFunc是同一種類型,
所以可以強制轉型。轉型後,因為HandlerFunc實現瞭Handler接口,所以我們就可以繼續使用原來的DoEach方法瞭。
進一步改造
現在解決瞭命名的問題,但是每次強制轉型是不是不太好?我們繼續重構下,可以采用新定義一個函數的方式,幫助調用者強制轉型。
完整代碼如下:
package main import "fmt" type Handler interface { DoFunc(k, v interface{}) } type HandlerFunc func(k, v interface{}) func (f HandlerFunc) DoFunc(k, v interface{}) { f(k, v) } type greet string func (g greet) selfintroduction(k, v interface{}) { fmt.Printf("%s,在下%s,我的必殺技是%s\n", g, k, v) } func DoEach(m map[interface{}]interface{}, h Handler) { if m != nil && len(m) > 0 { for k, v := range m { h.DoFunc(k, v) } } } func EachFunc(m map[interface{}]interface{}, f func(k, v interface{})) { DoEach(m, HandlerFunc(f)) } func main() { persons := make(map[interface{}]interface{}) persons["喬峰"] = "龍爪手" persons["鳩摩智"] = "小無相功" persons["慕容復"] = "鬥轉星移" var g greet = "諸位英雄" EachFunc(persons, g.selfintroduction) }
上面我們新增瞭一個EachFunc函數,幫助調用者強制轉型,調用者就不用自己做瞭。
現在我們發現EachFunc函數接收的是一個func(k, v interface{})類型的函數,沒有必要實現原Handler接口瞭,所以我們新的類型可以去掉不用瞭。
去掉瞭自定義類型greet之後,整個代碼更簡潔,可讀性是不是更好點?簡潔幹凈的完整代碼如下:
package main import "fmt" type Handler interface { DoFunc(k, v interface{}) } type HandlerFunc func(k, v interface{}) func (f HandlerFunc) DoFunc(k, v interface{}) { f(k, v) } func DoEach(m map[interface{}]interface{}, h Handler) { if m != nil && len(m) > 0 { for k, v := range m { h.DoFunc(k, v) } } } func EachFunc(m map[interface{}]interface{}, f func(k, v interface{})) { DoEach(m, HandlerFunc(f)) } func selfintroduction(k, v interface{}) { fmt.Printf("諸位英雄,在下%s,我的必殺技是%s\n", k, v) } func main() { persons := make(map[interface{}]interface{}) persons["喬峰"] = "龍爪手" persons["鳩摩智"] = "小無相功" persons["慕容復"] = "鬥轉星移" EachFunc(persons, selfintroduction) }
以上關於函數型接口就寫完瞭,如果大傢仔細留意,發現和我們自己平時使用的http.Handle方法非常類似,其實接口http.Handler就是這麼實現的。
type Handler interface { ServeHTTP(ResponseWriter, *Request) } func Handle(pattern string, handler Handler) { DefaultServeMux.Handle(pattern, handler) } func HandleFunc(pattern string, handler func(ResponseWriter, *Request)) { DefaultServeMux.HandleFunc(pattern, handler) }
這是一種非常好的技巧,提供兩種函數,既可以以接口的方式使用,也可以以方法的方式,
對應我們例子中的DoEach和EachFunc這兩個函數,靈活方便,也更符合自然語言規則吧。
無論從事什麼行業,隻要做好兩件事就夠瞭,一個是你的專業、一個是你的人品,專業決定瞭你的存在,人品決定瞭你的人脈,剩下的就是堅持,用善良專業和真誠贏取更多的信任。
到此這篇關於Golang接口型函數使用技巧的文章就介紹到這瞭,更多相關Golang接口使用內容請搜索WalkonNet以前的文章或繼續瀏覽下面的相關文章希望大傢以後多多支持WalkonNet!
推薦閱讀:
- 一文詳解Golang的中間件設計模式
- golang構建HTTP服務的實現步驟
- Go語言快速入門指針Map使用示例教程
- Golang中的自定義類型之間的轉換的實現(type conversion)
- Go語言設計模式之實現觀察者模式解決代碼臃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