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ue3 計算屬性computed的實現原理

版本:3.2.31

computed 的函數簽名

// packages/reactivity/src/computed.ts

// 隻讀的
export function computed<T>(
  getter: ComputedGetter<T>,
  debugOptions?: DebuggerOptions
): ComputedRef<T>
// 可寫的 
export function computed<T>(
  options: WritableComputedOptions<T>,
  debugOptions?: DebuggerOptions
): WritableComputedRef<T>
export function computed<T>(
  getterOrOptions: ComputedGetter<T> | WritableComputedOptions<T>,
  debugOptions?: DebuggerOptions,
  isSSR = false
)

上面的代碼為 computed 的函數重載。在第一個重載中,接受一個 getter 函數,並返回 ComputedRef 類型的值。也就是說,在這種情況下,computed 接受一個 getter 函數,並根據 getter 的返回值返回一個不可變的響應式 ref 對象。

如下面的代碼所示:

const count = ref(1)
// computed 接受一個 getter 函數
const plusOne = computed(() => count.value + 1)

console.log(plusOne.value) // 2

plusOne.value++ // 錯誤

在第二個重載中,computed 函數接受一個具有 get 和 set 函數的 options 對象,並返回一個可寫的 ref 對象。

如下面的代碼所示:

const count = ref(1)
const plusOne = computed({
  // computed 函數接受一個具有 get 和 set 函數的 options 對象
  get: () => count.value + 1,
  set: val => {
    count.value = val - 1
  }
})

plusOne.value = 1
console.log(count.value) // 0

第三個重載是第一個重載和第二個重載的結合,此時 computed 函數既可以接受一個 getter 函數,又可以接受一個具有 get 和 set 函數的 options 對象。

computed 的實現

// packages/reactivity/src/computed.ts

export function computed<T>(
  getterOrOptions: ComputedGetter<T> | WritableComputedOptions<T>,
  debugOptions?: DebuggerOptions,
  isSSR = false
) {
  let getter: ComputedGetter<T>
  let setter: ComputedSetter<T>

  // 判斷 getterOrOptions 參數 是否是一個函數
  const onlyGetter = isFunction(getterOrOptions)
  if (onlyGetter) {
    // getterOrOptions 是一個函數,則將函數賦值給取值函數getter 
    getter = getterOrOptions
    setter = __DEV__
      ? () => {
          console.warn('Write operation failed: computed value is readonly')
        }
      : NOOP
  } else {
    // getterOrOptions 是一個 options 選項對象,分別取 get/set 賦值給取值函數getter和賦值函數setter
    getter = getterOrOptions.get
    setter = getterOrOptions.set
  }

  // 實例化一個 computed 實例
  const cRef = new ComputedRefImpl(getter, setter, onlyGetter || !setter, isSSR)

  if (__DEV__ && debugOptions && !isSSR) {
    cRef.effect.onTrack = debugOptions.onTrack
    cRef.effect.onTrigger = debugOptions.onTrigger
  }

  return cRef as any
}

在 computed 函數的實現中,首先判斷傳入的 getterOrOptions 參數是 getter 函數還是 options 對象。

如果 getterOrOptions 是 getter 函數,則直接將傳入的參數賦值給 computed 的 getter 函數。由於這種情況下的計算屬性是隻讀的,因此不允許設置 setter 函數,並且在 DEV 環境中設置 setter 會報出警告。

如果 getterOrOptions 是 options 對象,則將該對象中的 get 、set 函數分別賦值給 computed 的 gettter 和 setter。

處理完 computed 的 getter 和 setter 後,則根據 getter 和 setter 創建一個 ComputedRefImpl 類的實例,該實例是一個 ref 對象,最後將該 ref 對象返回。

下面我們來看看 ComputedRefImpl 這個類。

ComputedRefImpl 類

// packages/reactivity/src/computed.ts

export class ComputedRefImpl<T> {
  public dep?: Dep = undefined

  // value 用來緩存上一次計算的值
  private _value!: T
  public readonly effect: ReactiveEffect<T>

  public readonly __v_isRef = true
  public readonly [ReactiveFlags.IS_READONLY]: boolean

  // dirty標志,用來表示是否需要重新計算值,為true 則意味著 臟, 需要計算
  public _dirty = true
  public _cacheable: boolean

  constructor(
    getter: ComputedGetter<T>,
    private readonly _setter: ComputedSetter<T>,
    isReadonly: boolean,
    isSSR: boolean
  ) {
    this.effect = new ReactiveEffect(getter, () => {
      // getter的時候,不派發通知
      if (!this._dirty) {
        this._dirty = true
        // 當計算屬性依賴響應式數據變化時,手動調用 triggerRefValue 函數 觸發響應式
        triggerRefValue(this)
      }
    })
    this.effect.computed = this
    this.effect.active = this._cacheable = !isSSR
    this[ReactiveFlags.IS_READONLY] = isReadonly
  }

  get value() {
    // the computed ref may get wrapped by other proxies e.g. readonly() #3376
    // 獲取原始對象
    const self = toRaw(this)
    // 當讀取 value 時,手動調用 trackRefValue 函數進行追蹤
    trackRefValue(self)
    // 隻有臟 才計算值,並將得到的值緩存到value中
    if (self._dirty || !self._cacheable) {
      // 將dirty設置為 false, 下一次訪問直接使用緩存的 value中的值
      self._dirty = false
      self._value = self.effect.run()!
    }
    // 返回最新的值
    return self._value
  }

  set value(newValue: T) {
    this._setter(newValue)
  }
}

緩存計算屬性,避免多次計算:

為瞭避免多次訪問計算屬性時導致副作用函數多次執行,在 ComputedRefImpl 類中定義瞭一個私有變量 _value 和一個公共變量 _dirty。其中 _value 用來緩存上一次計算的值,_dirty 用來表示是否需要重新計算值,值為 true 時意味著「臟」, 則計算屬性需要重新計算。在讀取計算屬性時,會觸發 getter 函數,在 getter 函數中,判斷 _dirty 的值是否為 true,如果是,才重新執行副作用,將執行結果緩存到 _value 變量中,並返回最新的值。如果_dirty 的值為 false,說明計算屬性不需要重新計算,返回上一次計算的結果即可。

數據變化,計算屬性需重新計算:

當計算屬性的依賴數據發生變化時,為瞭使得計算屬性是最新的,Vue 在 ComputedRefImpl 類的構造函數中為 getter 創建瞭一個副作用函數。在該副作用函數中,判斷 this._dirty 標記是否為 false,如果是,則將 this._dirty 置為 true,當下一次訪問計算屬性時,就會重新執行副作用函數計算值。

計算屬性中的 effect 嵌套:

當我們在另一個 effect 中讀取計算屬性的值時,如下面代碼所示:

const sumResult = computed(() => obj.foo + obj.bar)

effect(() => {
  // 在該副作用函數中讀取 sumResult.value
  console.log(sumResult.value)
})

// 修改 obj.bar 的值
obj.bar++

如上面的代碼所示,sumResult 是一個計算屬性,並且在另一個 effect 的副作用函數中讀取瞭 sumResult.value 的值。如果此時修改瞭 obj.bar 的值,期望的結果是副作用函數重新執行,但實際上並未重新觸發副作用函數執行。

在一個 effect 中讀取計算屬性的值,其本質上就是一個典型的 effect 嵌套。一個計算屬性內部擁有自己的 effect ,並且它是懶執行的,隻有當真正讀取計算屬性的值時才會執行。當把計算屬性用於另外一個 effect 時,就會發生 effect 嵌套,外層的 effect 不會被內層 effect 中的響應式數據收集。因此,當讀取計算屬性的值時,需要手動調用 trackRefValue 函數進行追蹤,當計算屬性依賴的響應式數據發生變化時,手動調用 triggerRefValue 函數觸發響應。

總結

computed 的實現,它實際上就是一個懶執行的副作用函數,通過 _dirty 標志使得副作用函數可以懶執行。dirty 標志用來表示是否需要重新計算值,當值為 true 時意味著「臟」, 則計算屬性需要重新計算,即重新執行副作用。

到此這篇關於Vue3 計算屬性computed的實現原理的文章就介紹到這瞭,更多相關Vue3 computed實現內容請搜索WalkonNet以前的文章或繼續瀏覽下面的相關文章希望大傢以後多多支持WalkonNet!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