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語言實現經典排序算法的示例代碼

一、冒泡排序

1.原理

從數組的頭開始不斷比較相鄰兩個數的大小,不斷將較大的數右移,一個循環後,最大數移至最後一位,無序數組規模減一。不斷重復前面動作,知道數組完全有序。

2.實現

void swap(int* a, int* b)
{
    int temp = *a;
    *a = *b;
    *b = temp;
}
void bubble_sort(int* arr, int len)
{
    bool issort = false;
    while (!issort)
    {
        issort = true;//如果有序則直接退出
        for (int i = 1; i < len; i++)
        {
            if (arr[i-1] > arr[i])//不斷比較相鄰兩個數
            {
                swap(&arr[i - 1], &arr[i]);//將較大的數不斷往右移
                issort = false;//如果進行瞭交換則無序
            }
        }
        len--;//無序規模減一
    }
}

3.算法分析

時間復雜度: 最好情況,當數組完全有序,則隻需要進行一輪比較,時間復雜度為o(n);最壞情況為完全無序,每次比較後都要將該數移至數組末尾,時間復雜度為o(n ^2);平均時間復雜度為o(n ^2)。

空間復雜度: 冒泡排序為就地排序,空間復雜度為o(1)。

穩定排序: 當數字相同時不會改變相對次序。

二、選擇排序

1.原理

數組前面為無序,後面為有序。剛開始全是無序,從中選擇一個最大值與最後一個無序數字進行交換,無序數組規模減一,有序數組規模加一。不斷循環前面操作,直到數組變為有序數組。或者前面為有序數組,後面為無序數組,不斷選擇最小值與無序數組的第一個數交換,前面的有序數組加一,後面的無序數組減一。

2.實現

void selection_sort(int* arr, int len)
{
    int max_index;
    while (len)
    {
        max_index = 0;
        for (int i = 1; i < len; i++)
        {
            if (arr[max_index] < arr[i])
            {
                max_index = i;//獲取最大值的索引
            }
        }
        swap(&arr[max_index], &arr[len - 1]);//將最大值與最後一個值交換
        len--;//無序規模減一
    }
}

3.算法分析

時間復雜度: 所有的復雜度為每次選擇最大值,不管數字的有序性,時間復雜度都為o(n)+o(n-1)+…+o(1)=o(n^2)。所以該算法平均復雜度、最好情況、最差情況都為o(n ^2)。

空間復雜度: 就地排序,空間復雜度為o(1)。

不穩定性算法: 排序後相同元素的順序可能被打亂。例子:選擇最大進行排序。3,1,2,2* 第一輪排序後 2*,1,2,3 2的相對順序發生瞭改變。選擇最小進行排序,2*,2,3,1 第一輪排序後1,2,3,2*. 2的相對順序也被打亂。如果增加空間復雜度也能將選擇排序變成穩定性排序。

三、插入排序

1.原理

數組前面為有序,後面為無序,將無序數組中的第一個數不斷插入有序數組中(具體實現為不斷比較相鄰兩數大小,前面一個數大於後一個數,則交換順序,較小的數不斷前移),有序規模增加一,無序規模減小一。或者,數組前面為無序,後面為有序,通過將無序數組的最後一位數字插入有序數組中(具體實現為將無序數組的最後一位與相鄰的有序數組不斷比較,將無序數組不斷右移)。

2.實現

void insert_sort(int arr[], int len)
{
    for (int i = 1; i < len; i++)//i前面為有序
    {
        for (int j = i - 1; j >= 0; j--)//j為有序數的末尾
        {
            bool issort = true;//當數組有序時能夠提前退出
            if (arr[j] > arr[j + 1])//將無序數組的第一個數不斷與有序數組比較
            {
                swap(&arr[j], &arr[j + 1]);//將無序數字插入有序數組合適的位置
                issort = false;
            }
            if (issort) break;
        }
    }
}

3.算法分析

時間復雜度: 插入排序和冒泡排序類似,最好情況完全有序則時間復雜度為o(n),最壞情況為完全無序時間復雜度為o(n^2),平均復雜度為o(n ^2)。

空間復雜度: 就地排序不需要額外空間,空間復雜度為o(1)。

穩定性排序: 和冒泡排序類似。

四、希爾排序

1.原理

每次選擇一個增量進行分組,增量不斷減小到一(為插入排序),數組不斷變得有序,增量為一時變成完全有序。屬於插入排序的改進,通過增量進行分組,對每一組進行插入排序,相比於插入排序的優勢在於,shell排序能夠大尺度的移動每一組的最小值,而插入排序得挨著進行比較,所以shell排序效率更高。

增量為6:

每一組隻有兩個數,分別比較兩個數的大小,如64,57交換順序變成57,64,所有的分組比較完後繼續縮減增量。

增量為3:

每一組有四個數,總共三組,分別為23,12,53,79;57,9,64,87;24,16,71,97;以增量開始(12開始)遍歷數組,遍歷到12則在第一組中對12進行插入排序,交換23和12的順序;遍歷到9則在第二組對9進行插入排序。。。。遍歷到64對一組中的9,57,64進行插入排序。最後每一組都變得有序。整體有序性變大。

增量為1:

對之前排序過的數組進行插入排序,通過前面的步驟數組有序性變大,最後進行插入排序的效率就更高。

2.實現

void shell_sort(int* arr, int len)
{
    int gap = 0; //分組的跨度
    int i = 0;
    int j = 0;
    for (gap = len / 2; gap >= 1; gap /= 2) //分組增量
    {
        for (i = gap; i < len; i++) {  //遍歷每組
            for (j = i - gap; j >= 0; j -= gap)  //對組內進行插入排序
            {
                if (arr[j] > arr[j + gap])
                {
                    swap(&arr[j], &arr[j + gap]);
                }
            }
        }
    }
}

3.算法分析

時間復雜度:最好情況為完全有序o(n),最差情況為完全無序o(n^2),平均復雜度為o(n ^1.3)。

空間復雜度:該算法為就地排序空間復雜度為o(1)。

穩定性:shell排序在分組中可能將相同數字劃分成不同的分組,會改變相對順序,屬於不穩定性排序算法。

總結

冒泡排序、選擇排序、插入排序、希爾排序的實現都是基於線性表進行實現的(數組或者鏈表),實現邏輯都是通過比較數字的大小。算法的時間復雜度都比較大,但是屬於就地排序,不需要額外空間。幾種算法相比之下希爾排序更具有優勢。

到此這篇關於C語言實現經典排序算法的示例代碼的文章就介紹到這瞭,更多相關C語言排序算法內容請搜索WalkonNet以前的文章或繼續瀏覽下面的相關文章希望大傢以後多多支持WalkonNet!

推薦閱讀: